
不明發燒──小心是癌症徵兆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大家每天在不同場合做體溫測試已經習以為常,對發燒特別敏感,一發燒就憂恐是否中招,感染到新冠肺炎病毒。
發燒是身體出現感染或發炎時自然抵禦的反應,最常見的病因是外來病原體感染,如病毒或細菌感染。體溫上升能夠加速新陳代謝以增加組織修復,並且釋放干擾素啟動自然免疫反應。身體內部發炎反應也會造成發燒,病因包括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是過敏發炎(如藥物過敏),但是最嚴重的,就是腫瘤熱(tumor fever)。
筆者最近診治了一位身體一向健康的中年男士,持續低燒超過一星期,並沒有明顯的病毒或細菌感染症狀,新冠肺炎病毒測試也呈陰性,經過影像檢查包括電腦掃描和正電子掃描後,赫然發現右邊肝臟有一個大於10公分的惡性腫瘤,幸而沒有擴散迹象,還有手術切除根治的機會。
癌症病人可以因為腫瘤引起細菌感染併發症而發燒,例如肝膽胰癌腫瘤可以堵塞膽管而引起膽道細菌感染(或稱為膽管炎)。這種感染性發燒的癌症病人會有細菌感染的症狀,一般會出現高燒,可能伴有發冷畏寒,血液中白血球數量及一些感染指標如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會升高,血液或其他體液細菌培養可以證實細菌感染,於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後發燒會退卻。



所謂腫瘤熱是指腫瘤本身引起的發熱,病人並沒有細菌感染,抗生素治療不會退燒。為甚麼惡性腫瘤會引起發燒呢?一些大的腫瘤由於癌細胞生長太迅速,供血不足導致腫瘤中心壞死,壞死的組織被人體吸收時會引起發燒,也有些癌症腫瘤細胞可以釋放致熱源,或者是癌細胞刺激免疫機體,使白細胞向腫瘤組織浸潤及釋放致熱原,導致發燒。
血癌和淋巴癌是最常引起發燒的癌症,發燒更常為首要臨床症狀,但是任何其他癌症也有機會引起發燒,而肝癌也是一種比較常見會引起發燒的腫瘤,小部份病人更只是出現不明發燒而沒有其他症狀。腫瘤熱可以引起持續低燒,如果沒有其他癌症的症狀,診斷很多時會延誤。患者可能不為意其嚴重性,而醫生一般也會先從常見的感染發燒方面做檢查,甚至會試用一個療程的抗生素,發燒持續一段時間才開始懷疑其他嚴重的病因。隨着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癌症診斷其實並不困難,正電子掃描是一種全身性的癌症掃描,大部份器官的癌症都可以察覺得到。當有持續不明發燒時,病人和醫生都應考慮腫瘤的可能性,及早作適當的檢查診斷,以免錯過腫瘤根治的機會。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