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拆解5G致癌迷思 腫瘤科醫生:5G頻率高4G千倍仍遠低於致癌程度

4月開始,香港終於可使用5G網絡,5G比4G有明顯的速度優勢和同時間可容納更多用戶使用,其頻率一般較4G高,人們除了關心它有多快多厲害,相信大家也會擔心健康問題,甚至擔心5G會不會增加致癌風險。臨床腫瘤科的饒家棟醫生指,雖然5G一般較4G的頻率高出1,000倍,但其頻率仍然遠低於有機會致癌的程度。

「坊間很多人會說5G頻率高,因此較易致癌,其實有一樣嘢他們忘記了:大氣中有很多電波,電波用於通訊,如收音機、電視,甚至電腦也有電波發送。不過這些電波基本上也是低頻率的電波,因為電波可分為非游離輻射和游離輻射兩種,游離性的電波才有足夠的能量分裂細胞,把細胞中的DNA破壞,增加癌細胞形成的機會,例如X光及伽瑪射線。」而不論手機是使用4G或5G,也只屬於非游離性的電波,即使5G於一秒可跳動十億次,比4G的一百萬次高出1,000倍,頻率仍然遠低於有機會致癌的程度。

radiation in daily life

英國有研究指出,如果5G使用GHz頻率,人體只可穿透0.2cm,而4G可穿透1.5-2cm,該頻率只能令身體發熱多攝氏0.2度;如果住在發射站旁邊,可能會感覺身體不適,因長期被電波影響,令身體可能有熱少少的感覺,但也只是非常輕微,更大的是心理影響。世衞也有提及使用智能手機的致癌風險,不過其致癌風險程度只與長期進食醃製食物、每天飲65°C熱湯相若。如果像正常使用電話,醫生認為致癌的機會則比較小。

Using cellphones before bed affects sleeps quality

雖然不會令人體致癌,但電波始終會對人體有影響,例如晚上睡覺時把電話放在頭部附近,其實它的確會影響睡眠質素。原因是電波會影響腦部的Neurotransmitter(神經傳導物質),可能令睡眠質素下降,或者容易發夢等。因此如果大家覺得平日的睡眠質素不高,或者容易發夢,不妨試試把手機拿開才睡覺。

原文刊於: 蘋果日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