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治療胃口差 難吸收營養 甜酸入饌助抗癌
癌症病人需要注意吸收足夠的營養,但治療期間缺乏食慾,往往困擾不少病人及負責照顧的家屬。營養師表示,病人需要吸收足夠能量和蛋白質,以保持身體的免疫力,並應以維持正常體重為目標,建議如病人接受電療和化療時有食慾不振的問題,應針對症狀調整餐單,盡量以酸甜味道入饌,避開苦味和辣味,家屬亦可將食物切細和放涼,方便病人食用。
註冊營養師李振洋表示,癌症病人需確保身體有足夠免疫力,並應維持正常體重及防止肌肉流失。因此吸收足夠能量和蛋白質十分重要,對於每公斤體重,應每日吸收約35千卡能量和約兩克蛋白質。病人亦應吸收足夠的維他命和礦物質,例如維他命A、C、E、硒質和鋅質,但應從日常飲食攝取,毋須刻意服用營養補充品。癌症病人一般不用戒口,但腸癌病人應注意少吃高纖食物,奉行「低渣飲食」以免加重腸道負擔,肝癌和胰臟癌病人則因消化脂肪的能力減弱,飲食上要注意少油。
避免吃苦辣食物
癌症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往往出現食慾不振等情況,吸收足夠營養成為一大難題。李稱,化療和電療則有機會破壞病人味蕾,令病人覺得食物味道變差,加上病人在療程期間可能出現口乾、惡心、口腔潰瘍和吞嚥困難等問題,都會加重病人進食的難度,漸漸變得不願正常吃東西。
要提升病人食慾,李建議針對症狀調整飲食,例如含冰塊減低口乾感覺,放涼食物及避免吃辣以免刺激口腔潰瘍位置,並可將食物切碎方便吞嚥。由於癌症會增加病人對苦味的敏感度,應盡量避開芥菜和苦瓜等苦味強的食物,改以酸甜味道入饌。如病人同時出現嘔吐或腹瀉的問題,則要多補充流失的水份和電解質,並在嘔吐後適量用餐,以免完全「冇嘢落肚」。
抗癌路上,家人的支持同樣重要。李稱,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嗅覺都可能改變,曾有病人連聞到米飯香都感到惡心,幸得家人配合,盡量減少煮飯時傳出的味道。他建議家屬慢慢尋找適合病人口味的食物,並增加菜色搭配,彌補味覺上的損失。家屬亦可多煲湯,或煮流質及軟身的食物,推薦做「涼拌黑木耳」和煲「蘋果雪梨雪耳豬?湯」飲用,既方便病人食用及有助提升食慾。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