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士腰圍超過36吋易有脂肪肝 想逆轉保命唔只戒食肥膩嘢
飲食不節約並大吃大喝,隨時患脂肪肝而不自知。醫生表示,脂肪肝即肝細胞中,有過多脂肪肝沉積在細胞中,因肝臟負責處理很多食物中的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會把一部份脂肪儲存於肝臟。但正常情況下肝細胞中的脂肪量需低於10%,一旦脂肪含量太高便會引起肝細胞損傷,甚至引起慢性發炎,部份患者更會由慢性肝炎,演變為纖維化及肝硬化,隨年月終成肝癌,因此絕不可小覷。
醫生補充,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者主要由酒精引起,而後者則與肥胖有關,尤其是中央肥胖或二型糖尿病。但要留意,即使體型纖瘦者亦可能患脂肪肝,有研究顯示與某些基因有關,惟大部份仍與肥胖有關。



在物質日益豐盛的香港,肥胖問題漸趨嚴重,就連脂肪肝亦不例外。根據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的研究顯示,本港成年人口中,約有1/4人患脂肪肝,當中大部份為非酒精性脂肪肝。不過患脂肪肝沒任何症狀,除進行肝臟超聲波檢查外,亦可留意以下兩個因素,第一是BMI標準,現時BMI超過23便屬超重,若超25便界定為肥胖,BMI越高,患脂肪肝機率亦越高。其次是腰圍尺寸,有研究會以腰圍作為標準。由於中央肥胖可反映內臟積存的脂肪,如男士腰圍超過36吋或女士超過32吋,患脂肪肝風險會增3至4倍。
深受中央肥胖困擾的蔡先生,現年56歲,去年因腰痛求醫,繼而發現患酒精性脂肪肝並已演變成肝癌,消息令他震驚不已。他回想自十多歲起便有喝酒習慣,持續四十年,每天風雨不改喝一罐啤酒,喜不自勝時更喝下一整箱,長年累月終患脂肪肝。幸好他的肝癌屬早期,可進行根治性切除,術後只需控制脂肪肝情況。



醫生表示,雖然脂肪肝沒相應藥物治療,但只要未發展至纖維化或肝硬化,仍可透過健康的飲食及運動逆轉。值得留意的是,很多人以為戒吃肥膩食物,便可改善脂肪肝;實情是,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同樣會轉化成脂肪並儲存於肝臟,因此最重要是調整卡路里的攝取量。至於運動方面,醫生指運動對改善脂肪肝非常有效,建議一星期要進行三次半小時以上的帶氧運動,持續數月便可見成效。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