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臟癌食療】胰臟癌手術後 飲食法則連餐單分享
胰臟癌患者進行手術之後,身體的消化功能有可能受到影響,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因此患者於手術後宜先進食流質食物,待腸胃功能有所好轉後,才慢慢過渡至固體食物,從食物中攝取充足營養,以確保有足夠體力應付往後的療程。
胰臟癌手術後常見症狀
進行胰臟癌手術後,患者有機會出現以下常見症狀:
1. 傾倒症候群 (Dumping Syndrome)
正常情況下,胃部扮演消化食物的功能。當食物進入胃部之後,胃肌肉會透過蠕動將食物搗碎、攪拌,同時胃壁上的腺體會分泌胃液,幫助消化食物,而食物經過胃液稀釋後會進入小腸,並由小腸負責吸收食物中的營養。不過,由於接受胰臟癌手術的患者或需要切除部份胃部和腸道,有可能導致部分食物未經充分消化便進入腸道,引起傾倒症候群。傾倒症候群可分為早發性傾倒症候群及晚發性傾倒症候群兩種,兩者症狀亦有差異。
早發性傾倒症候群:
早發性傾倒症候群通常在進食後30分鐘内發生。當部分未經充分消化的食物混集著胃部分泌的胃液,在短時間内進入小腸,便有可能導致早發性傾倒症候群,引起以下症狀:
- 噁心
- 嘔吐,腹瀉或腹部絞痛
- 腹脹
- 感到虛弱
- 頭暈
- 冒冷汗



晚發性傾倒症候群:
晚發性傾倒症候群通常在進食後2至3個小時内發生。當未經充分消化的食物和飲料迅速進入小腸,食物和飲料中的葡萄糖便會令身體的血糖水平急速上升,而為了控制急速上升的血糖水平,胰臟又會分泌胰島素,令血糖水平迅速下跌,令患者有機會出現以下症狀:
- 低血糖
- 心跳加快或不規律
- 感到虛弱
- 頭暈
- 冒冷汗
雖然目前並未有方法可預防手術後出現傾倒症候群,但患者可透過調整飲食習慣舒緩傾倒症候群的症狀:
- 增加蛋白質和纖維攝取
- 少食多餐,每天分成五至六小餐
- 加入凝固粉,增加液態食品的黏稠度
- 飯後避免立即喝飲料或湯水
- 限制糖分攝取並避免甜食如雪糕、可樂等
2. 胰臟功能受損
切除部份胰臟後,胰汁分泌將會減少,使身體難以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令患者無法攝取足夠營養,導致體重下降。另外,由於食物的脂肪未經分解便排出體外,故排出的大便可能有惡臭、帶油性和顏色較淺。
胰汁分泌減少也會令體內胰酶數量下降,影響消化功能,令患者無法攝取足夠營養。由於胰酶的功能是分解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從而協助身體消化食物。若患者的身體缺乏足夠胰酶,意味他們的腸道無法從食物中吸收營養。因此,醫生一般會處方胰酶補充劑來幫助患者消化和吸收食物,患者可在進食含脂肪的食物如肉類、乳製品、麵包和甜品時同時服用。如想更有效地補充營養,患者亦可在用餐前先服用胰酶補充劑。
如果術後因缺乏胰酶而營養不足,或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甚至影響凝血。一般而言,術後患者需補充鐵、鈣、鋅、銅、硒,以及脂溶性維他命A、E、D、K等多種營養以促進身體復原。



3. 糖尿病
由於胰臟癌手術需局部或全面切除胰臟,故術後胰島素的分泌會有所減少。如果患者本身是糖尿病患者,醫生或會在手術後增加患者服用的胰島素劑量,從而控制血糖水平。相反,若果患者術前沒有患糖尿病,術後引發糖尿病的可能性不大。
4. 乳糖不耐症
分泌消化酶是腸道的其中一個功能。然而,由於手術會切除部份腸道,令乳糖酶分泌不足,加上亞洲人消化乳糖的能力較弱,因此手術後患者有機會患上乳糖不耐症,出現噁心、腹瀉、肚痛或嘔吐等症狀。要紓緩乳糖不耐症的不適,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 控制乳糖攝取量:由於乳糖不耐症的嚴重程度會因乳糖的攝取量而有所不同,故患者宜由少量攝取開始,確定身體沒有不適後,再慢慢增加攝取量。
- 食用低乳糖製品:發酵過的乳製品如硬芝士、乳酪等,所含的乳糖已大致被分解,因此食用後感不適的機會較低。
- 服用乳糖酶片:在進食乳製品前先服用乳糖酶片來幫助消化。選擇乳糖酶片前宜先諮詢醫生。



胰臟癌手術後的三大飲食法則
1. 清淡飲食
胰臟癌手術需要切除部份胃部和腸道,因此術後奉行清淡的飲食方式,將有助減輕腸胃負擔。進行清淡飲食的要旨是低糖低鹽。根據香港衞生署指引,低鹽的標準是每100克/毫升的食物含不超過120毫克鈉,而低糖則是每100克/毫升的食物含不超過5克糖。
進行清淡飲食時,宜避免以下幾類食物:
- 油膩、煎炸、辛辣、未經煮熟的食物和精製糖
- 會產生胃腸氣的食物,如豆類、椰菜、西蘭花和有氣飲料等
- 容易導致肚瀉的高纖水果,如火龍果和麒麟果(其他水果宜去皮後才進食)
- 含高非水溶性纖維的食物,例如全麥,因術後身體難以消化



2. 高蛋白和高熱量
術後攝取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能有助加快身體復原,維持體重。由於切除部份胰臟後會減少胰汁分泌,令身體難以吸收足夠脂肪和蛋白質,繼而導致體重下降,故患者有需要時可服用醫生處方的胰酶補充劑或營養師建議的營養飲品,補充身體所需並維持生活質素。
想知道身體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可按以下方法作簡單計算:
現時體重(磅)/ 2 = 每天應攝取的蛋白質份量(克)
患者可多進食魚、肉、蛋和奶等食物,並避免進食以下食物:
- 高脂或加工肉類,如煙肉和香腸
- 少吃紅肉,以免攝取太多飽和脂肪。若然進食,可選擇西冷和脂肪含量較少的部位,有助維持鐵質吸收
3. 少食多餐
胰臟癌患者接受手術後應避免一次過大量進食碳水化合物,在整體食物攝取份量不變的前題下少食多餐,一般建議為每二至三小時進食一次,一日進食五至六餐,在攝取充足營養的同時,又可以減輕腸胃負擔。
視乎不同患者的情況,有人或會出現胃輕癱(gastroparesis)的情況。胃輕癱與傾倒症候群都是源於胃排空機制紊亂,但傾倒症候群是因大量未充分消化的食物進入小腸所引致,而胃輕癱則是由胃排空延遲所引起。由於手術切除部份消化器官時,可能會同時切除附近的神經線,使控制胃部肌肉的神經線功能減弱,導致胃部蠕動速度變得緩慢,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因此患者或會出現消化困難、胃脹或嘔吐的症狀。如有此情況最好進行低纖低脂飲食、減少進食份量並放慢進食速度,避免作嘔作悶。另外,術後有易瀉、食物太快到達腸道的情況或傾倒症候群的患者,則應避免酒精和蛋糕等具刺激性或太甜的食品。



胰臟癌手術後常見問題
問:我需要奉行低脂飲食嗎?
答:假如患者已在服用胰臟酵素補充劑,可有助身體吸收脂肪與蛋白質,增加營養攝取,故低脂飲食並非必需。另外,如果醫生建議進行低脂飲食來改善術後症狀,患者就要確保平日飲食能攝取足夠卡路里,預防體重下降。
問:我要喝甚麼營養補充飲品?
答:一般來說,只要能補充到所需的胰酶,如脂肪酶、蛋白酶等,便是合適的營養補充飲品。另外,視乎不同情況,對於手術後腸道受損的患者,醫生或會建議使用水解蛋白配方的營養飲品,讓腸道較易吸收。
問:如果我術後失去食慾該怎麼辦?
答:如因厭食情況導致嚴重體重流失(一個月體重下降超過5%),便需要諮詢醫生和營養師,看看是否要透過服藥來刺激食慾和需要服用營養補充劑。如果超過兩週仍無法正常進食,醫生或會建議給予靜脈營養補充(TPN),但這些情況較為罕見。
胰臟癌食療 – 術後餐單分享
足夠營養是促進術後身體復原的關鍵。以下分享一張胰臟癌手術術後餐單予參考之用。餐單未必適合所有患者,如對術後飲食抱有疑問,宜向醫生和專業營養師查詢。



第一天
早餐:
蕃茄(去皮)牛肉通粉
燕麥奶一杯
小食:
去皮蘋果一個
午餐:
南瓜蓉海鮮焗飯
下午茶:
香蕉燕麥鬆餅一個
晚餐:
香煎三文魚扒伴蘆筍
忌廉番茄濃湯
西式炒飯
宵夜:
藍莓麵包布甸或營養奶 一杯
食物營養知多啲:牛肉含豐富優質蛋白質,提供構建肌肉、骨骼及其他組織和酶的原材料。牛肉亦是維生素B-12和鐵的良好食材,這些營養素可促進紅血球形成及保護神經系統, 是身體不可缺乏的重要營養素。



第二天
早餐:
瑤柱雞絲粥
黑豆漿一杯
小食:
去皮雪梨一個
午餐:
芝士肉醬意粉
下午茶:
南瓜濃湯一碗
晚餐:
滑蛋蕃茄牛肉
檸檬汁魚柳
蟲草花燉雞湯
白飯
宵夜:
紅豆沙西米露或營養奶 一杯
食物營養知多啲:南瓜含大量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是常見的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可減低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保護細胞、減慢老化,對於抗癌非常重要。



第三天
早餐:
吞拿魚芝士奄列三文治一份
鮮奶一杯
小食:
去皮提子10-15 粒
午餐:
翠玉瓜炒肉片
上海麵
下午茶:
香蕉燕麥曲奇
晚餐:
雲耳蒸雞
蘆筍豬肉捲
蕃茄薯仔三文魚湯
白飯
宵夜:
燉蛋一碗或營養奶 一杯
食物營養知多啲:三文魚是EPA和DHA兩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動物來源,可大大減輕體內炎症、罹患癌症風險、改善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和減低心血管病的風險。三文魚亦提供蛋白質,可促進身體在手術後復原、保護骨骼健康及在體重減輕和衰老過程中保持肌肉質量。



第四天
早餐:
魚片滑雞粥
豆漿一杯
小食:
奇異果2個(細)
午餐:
大蝦豬肉芒果麻醬撈烏冬
海帶味噌湯
下午茶:
牛油果麵包一片
晚餐:
蒜香炒牛仔粒
芙蓉豆乾扒豆苗
牛肝菌菇煲雞湯
白飯
宵夜:
堅果枸杞米糊或營養奶 一杯
食物營養知多啲:堅果提供不飽和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來源,它們是被公認為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食物。在堅果中亦可找到多元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ALA), 不同種類的堅果還包含多種不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維生素E、鎂等。



第五天
早餐:
牛油果火雞肉餡餅
豆漿一杯
小食:
橙一個
午餐:
蕃茄雜菇雞脾肉燉飯
蕃茄1個(中)、鴻喜菇1包、去皮雞脾1隻、白米1杯
下午茶:
豆腐花一碗
晚餐:
栗子炆雞
清炒杏鮑菇
芫荽皮蛋鯇魚片湯
白飯
宵夜:
腐竹白果雞蛋糖水或營養奶 一杯
Leave a reply食物營養知多啲:牛油果:提供大量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膳食纖維的蔬果,可幫助輸送脂溶性維他命,例如維他命A、D、E及K和構成細胞膜。牛油果亦屬高熱量食物,可避免體重下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