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治療方案個人化 改善生活習慣減復發
現時本港不論男性或女性,腸癌(包括結腸和直腸)的發病率都已上升至第一、二位,每年新症達4,000多宗,且仍在上升。對於這種病,一來要從飲食預防,二來希望盡早發現,不希望到晚期才發現。幸而近年藥物進步,即使確診腸癌時已屬晚期,新的第二代抗血管增生標靶藥,也比上一代標靶藥提升了療效,可延長病人的存活期。
腸癌分四期,第一、二期通常可以手術治療,痊愈率可達80%;第三期若單靠手術治療,痊愈率約為50至60%,通常需要加入輔助性化療藥物,以提升治愈的機會;若已屬第四期的話,一般無法藉手術把腫瘤清除,治療方向主要是希望把腫瘤控制,盡量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而電療(放射治療)也會在部分腸癌上應用。
不過,腸癌的實際治療方案,須視乎每個病人的情況度身訂造,而不是哪一期的腸癌就用哪一套方法。舉例說,第二期中期的直腸癌,多會採用化療加電療;第三期的大腸癌,現時的標準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後再加輔助化療。至於晚期腸癌,由於已擴散,不能單靠手術根治,就會盡可能考慮使用標靶藥。但治療細節仍是因人而異的。
化療為主標靶為輔
現時可用於腸癌的化療藥和標靶藥有多種。例如化療藥有奧沙利鉑(Oxaliplatin)、5-FU結合Leucovorin、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及伊立替康(Irinotecan)等;標靶藥則有「抗血管增生標靶藥」(VEGF)和「表皮受體生長因子抑制劑」(EGFR)兩大類。而組合治療是目前治療晚期腸癌較有效的方案,即以化療為主、標靶藥為輔,一般療程4至6個月。
近年的研究加上臨牀使用經驗發現,化療藥配合標靶藥作為組合治療一起使用,對於控制腫瘤的時間會有所延長,而腫瘤縮小的程度也有所增加。這種組合治療的副作用雖然比只用其中一種藥略多,但經驗顯示,大部分身體狀況適合接受組合治療的患者,對於所引起的副作用都能接受得來。
及早改善生活習慣
組合治療的另一好處,就是當某個組合使用了一段時間後逐漸失效,可以轉換不同的藥物組合。單是化療藥本身已可組成不同組合,再加上標靶藥,於是可以有很多組合。轉換另一組合往往可重新產生療效,令患者可延長存活期。
當然,除了藥物的幫助,腸癌病人在日常生活上也要多加注意。經驗所見,很多人都知道要減少吃紅肉和動物脂肪、少飲酒、多運動,但能落實去做的人卻很少。往往是在患了腸癌後,才徹底改變生活習慣,飲食清淡,多做運動-這樣對防止腸癌復發有一定幫助,但若能在未有腸癌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更可能避免患上腸癌呢。
原文刊載於:腸癌治療方案個人化 改善生活習慣減復發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