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療癒生活易】從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到癌症病人的藝術療癒工作坊

什麽是藝術療癒?

藝術療癒就是透過藝術活動去表達自己感受從而得到療效,而在這個心靈治療的旅程中,發揮藝術應有的療癒作用。近年來,藝術療癒逐漸開始被人們所認識,並且開始重視起來。

美國藝術治療協會(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指藝術治療是針對受到精神困擾或傷害的人士而設的一種心靈治療方式。而藝術療癒橫跨藝術與心理學兩個範疇,作品的呈現方式以視覺藝術為主,包括繪畫、裝置、舞動、戲劇等表演藝術,但一般人皆以繪畫或插畫的形式作為主要的治療工具。

藝術療癒在心靈治療領域中是一個從生理影響心理的過程。在重複一些筆刷或塗抹等動作,使不同感官包括視覺、嗅覺、觸覺甚至聽覺受到刺激,從而刺激到體溫、血壓和腦電波,令病人在心理上感覺到痛楚減低。


藝術家們如何療癒?

路易絲·布爾喬亞
美國 · 雕塑家、畫家、作家

title
路易絲·布爾喬亞出生在上個世紀的法國巴黎,她的一生都保持著高昂的創作熱誠,25歲時開始專注於藝術創作,她以接近超現實主義的方式,進行繪畫和版畫創作,後來又開始嘗試雕塑,直到98歲離世。
title
路易絲·布爾喬亞《歇斯底里之弧》

路易絲的童年是破碎且黑暗的,她親眼看到父親將情人帶回家裡,母親傷心欲絕,這種童年回憶和陰影一直纏繞甚至折磨她。

最初,路易絲的藝術創作主要集中在平面繪畫上面,但是後來她慢慢發現平面繪畫未能完全表達她的情緒,於是開始更加大膽的創作。

title
路易絲·布爾喬亞《細胞》

路易絲之後的作品將材料運用到了極致,包括: 布料、綫、鋼鐵、大理石、橡膠、木材等。她的作品都帶有自己强烈的風格,就像是與一個朋友、一個觀眾來訴說自己的故事,既强烈又冷酷,讓人感到有份歇斯底里的距離感,但是一切又會慢慢地歸於平靜。

title
路易絲·布爾喬亞《無题》

妮基·桑法勒
法國 · 雕塑家、畫家、電影導演

title

妮基出生在法國的富裕家庭,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美國名門望族,不過這一切未能帶給她一個快樂的童年。小時候的妮基因為出眾的外貌而被選為雜誌封面的模特兒,但是不久之後,年僅11歲的妮基就遭到醉酒父親的性侵,讓她開始意識到這個家庭裡女性的不幸。

“我們的家曾經使我感到無法喘息,生活於一個自由與私隱的封閉空間。我不想成為這個家的守護神。我嚮往外面世界,但世界只屬於男人們,一個女人可以成為皇后,但依舊呆在她的蜂巢裡,男女角色的分配規則都非常嚴格。”妮基在自傳中表示。

title

此後妮基性情大變,18歲就與自己童年的玩伴結婚,企圖依靠婚姻生活來逃避童年陰影,可惜她婚姻失敗了,導致精神崩潰,接受過一般人難以想象的電擊治療,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妮基開始接觸藝術。

title

起初妮基開始收集落葉,用落葉創作拼貼畫,妮基竟然在創作中感到滿足和療癒,採用藝術進行自我療癒的同時開啟了她的藝術創作之路。射擊系列是妮基著名創作,她將作品想要表達的每一種情緒,想說的每一句話都轉變成顏色、質地和線條來呈現。由於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個人魅力,妮基的射擊繪畫一經面世就在美國引起極大的迴嚮,互動式的作品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更有共鳴。

title

後期的妮基創作更加大膽,她以女性為創作題材的玩偶系列作品《娜娜》、《hon》、《塔羅公園》更是彰顯個人風格,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家。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回顧

香港作為東西文化藝術交流的樞紐,每年有各式各樣的藝術活動和展覽會在城中舉辦,吸引著全亞洲以及世界各地,熱愛藝術的人們前來享受各種文化藝術的饕餮盛宴。
2020年開始,因為疫情,許多展覽也因應防控疫情的需要,停辦或者改為線上的展覽,不過依舊沒有影響大家對欣賞藝術的熱情。
繼去年之後,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於今年5月25日至29日分別以線上與線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整個展覽匯聚了130間來自28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藝㾿參與。

title

本屆展會還與當代國際視覺文化博物館M+合作,呈獻由香港流動影像先驅鮑藹倫的全新流動影像作品《光之凝》,記錄了手語演繹《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採用電腦動畫技術呈現水、火、光等元素。

亞洲藝術品博覽會典亞藝博在本屆展會中以“藝·典 ARTique”為主題,邀請當代藝術家以不同媒介重新詮釋古董元素。該展亭的設計特別融合了古代蘇州庭園的特色,嘗試營造傳統山水畫“可行可望”的意境,為遊走其中的觀眾,帶來穿越時空的藝術體驗。

藝術既是通往幸福的渠道,也是療癒身心的良藥,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參加一場刺激感官的藝術展覽,或去創造一幅抒發情緒的藝術作品!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在過往的“療愈生活易”系列活動中,也多次為中心的患者朋友們舉辦了藝術繪畫等相關活動,為癌症治療期間的患者進行情緒的舒緩及支援,不單只獲得大家的好評,並創造了許多動人的作品。在活動後的問卷調查發現,90%參與過這個禪繞畫的病人,認為這類畫作容易上手,只需要一張白紙一支鉛筆, 繪畫是簡單重複的線條令人在繪畫時很放鬆, 作品亦令人感到很有成功感,適合有時納悶心煩不安時,可以隨便畫畫,將注意力集中到繪畫上。學習透過不同方式去舒緩情緒,最寶貴是可以與一班同路人彼此分享和支持,明白療癒生活在治療期間的真正意義。

– 原文來自@香港綜合腫留中心微信官方平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