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醫生提醒去公廁要有8部曲 乾手機屬高危或將病毒吹上身

新冠肺炎開始社區爆發,港人只能自救,嚴謹地做好個人衞生。外出時如要使用公廁,不妨參考醫學博士饒家棟醫生的如廁8部曲。

第一部曲:如廁前先洗手

title

很多時人有三急,入到公廁就會直奔廁格,忘了手上帶着不同的細菌甚至病毒。如不洗手,有機會將這些病毒帶到身體其他部位。饒醫生指,公廁提供的洗手液可能不是最好,亦未必有消毒成份,所以一定要盡力清潔雙手,洗手液最少要搓手一分鐘,方可進入廁格。

第二部曲:先蓋上馬桶沖水一次

Toilet seat

脫下褲子前,應先將廁板蓋上並沖水一次,這樣能有效避免廁盤內殘留前人的大小二便。

第三部曲:消毒完廁板廁盤再鋪廁紙

title

饒醫生指,現時大部份廁格內的廁紙,因防止別人偷走,都安裝了「保護罩」,要鎖匙才能打開。其好處是可防止廁所水飛濺到廁紙上,因此只要丟棄首一圈的廁紙,含菌度就已經相對減低。然後就可用消毒酒精或濕紙巾,消毒廁板及廁盤。很多人都可能忽略了清潔廁盤,但其實男士的生殖器官有機會接觸到該位置,而女士小便時亦有機會反彈至尿道,因此廁盤位置必須抹淨。若果身上沒有消毒用品,就只可靠你雙腳,坐無影凳了。

第四部曲:在水面鋪廁紙

title

廁盤內最好鋪上厠紙,以減少廁所水反彈到臀部。

第五部曲:蓋上馬桶再沖廁

title

相信這個步驟,港人近日都不陌生。饒醫生指,有研究顯示沖廁時,廁所水可以濺至6米遠,「如果你很喜歡看着廁所水沖厠,廁所水就會滿佈你的臉和口罩了。」

第六部曲:勿直接用手關水掣

title

如廁後洗手,3歲小朋友也清楚。雖然現時很多公廁的水龍頭和洗手液也是自動感應,但仍有部份是手動開關。饒醫生提醒,使用時應一次過取足夠份量的洗手液,切忌搓手途中再按壓洗手液機,因會令雙手再次沾污,須重新搓手一分鐘方能潔淨。沖水後如要關水掣,他建議可利用手肘關上。如果不想用手肘,可考慮用以抹完手的抹手紙隔住關掉水掣 。

第七部曲:用抹手紙勿用吹風機

title

因環保關係,不少公廁也裝有吹風機,讓大眾洗手後吹乾雙手。但饒醫生提醒,向地面吹的吹風機 ,有機會將地面的細菌吹到你身上;而向雙手吹的吹風機 ,如果前人沒有把雙手徹底洗乾淨,就會將吹風機內積聚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吹到你雙手甚至身體。雖然有些吹風機提供暖風,但溫度只有約攝氏三十幾度,不足以殺菌,因此冷風暖風同樣骯髒。所以他建議在這段高危時期,盡可能用抹手紙將雙手完全抹乾,才可預防細菌在雙手滋生。

第八部曲:用抹手紙隔着門柄開門

Door handle

抹淨雙手後,先不要丟棄手上的抹手紙,可利用它隔着門柄開門,以免雙手再次沾上門柄上的細菌。

饒醫生補充,男士們別以為少用廁格,就能減低接觸細菌和病毒的風險。尤其是年輕男士,小便時的力度可能很大而導致反彈,假如前人有尿道炎、性病或其他病毒就會反彈至你身上,因此他建議小便時輕力一點,或者是遠離一點,以減低反彈情況。不論男女,上廁所時最好自備袋裝紙巾,以減低因使用了公廁提供的廁紙而感染的機會,不過饒醫生指,即使沒自備紙巾亦毋須過份擔心,因為如上文所言,現時大部份公廁廁紙也附有「保護罩」。只要做齊以上八點,就可大大減低接觸細菌和病毒的風險。

原文刊於:蘋果新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