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食素前要有的3大覺悟!營養師:不是全部素食都健康

近年興起素食潮流,讓很多人也心動想一試,想令身體健康或是支持環保。但開始前請先了解食素的風險和隱憂啊!

素食≠健康

無論哪種飲食,選擇天然及非加工的食物都較健康。素食菜式經常有用油炸、色素和香料製成素肉。某些素食餐廳也會找到炸杏鮑菇、炸春卷等煎炸和重口味的素食。哈佛研究顯示,如每日攝取多於一份的煎炸食物,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會上升12%!
此外,油炸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會增加體內的「壞膽固醇」,同時降低「好膽固醇」。根據世衛組織調查顯示,攝取高反式脂肪會使因健康原因而引起的死亡風險增加34%,其中因心臟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28%。所以素食並非全部都健康有益,要留意食物的烹調方式和食材。

買餸的不便

如想自己下廚煮素菜的話,買餸時你會發現香港的素食食材如近來大熱的藜麥、羽衣甘藍、奇亞籽等價格昂貴。當中一包藜麥市面售價由$70至$200不等。除了價格因素,部分素食材料在市面上較為罕見,例如要找無五辛的香料烹調時,普遍超市街市和雜貨店都未必有販售,可能要特意去找尋素食專門店或超市購入,即使是奇亞籽和羽衣甘藍等蔬菜,亦需要到較高檔次的超市才能找到。

title

注意營養均勻

素食者即使不吃肉類、魚類、甚至蛋奶類,就該注意自己有否攝取足夠的營養,不應用蔬果全面取代三餐。以鐵質為例,鐵質是輸送氧氣和製造紅血球的所需元素,攝取不足或會導致缺鐵性貧血。一般成人男性每日需要8mg鐵質,成人女性則需要18mg。可被人體吸收的鐵質有2大類,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肉類和魚類含有血紅素鐵,是人體較易吸收的。植物含有非血紅素鐵,需要維他命C幫助吸收,豆類中的非血紅素鐵雖含量較高,但植物的非血紅素鐵難以被身體吸收,所以素食者每日需要的鐵質是非素食者的2倍。

若大家有興趣食素,可先從每週一天素食日開始,再決定素食是否適合自己。如希望了解有關食物材料的資訊,可到食物安全中心、世界衛生組織,等已獲認證機構的網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