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免費自願病毒檢測——可否推廣至乙型肝炎?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仍然嚴峻,政府即將推出全民免費自願病毒檢測,希望識別社區隱形帶病毒者以阻截傳播鏈。有些市民甚至專家對病毒檢測方式和取樣危險性有疑問,但全民病毒檢測確是一項比較主動及全面的抗疫措施,相信有助盡快控制第三波疫情。
相對於新冠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對全球人類生命的威脅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由於它是一種慢性病毒感染,也不會對經濟及市民生活造成衝擊,因此政府或市民對乙肝病毒的關注度,與新冠肺炎病毒不能相提並論。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超過二十億人曾經接觸乙型肝炎病毒,現有二億五千萬人為慢性「乙肝帶菌者 」(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乙肝病毒感染的致命率並不亞於新冠肺炎病毒,四分之一乙肝帶菌者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全球每年有90萬人因乙肝病毒感染而死亡,而且很多是壯年人士。



世衞組織於2016年的大會中提出乙肝防控目標,希望於2030年把乙肝感染率減少90%,死亡率減少65%。根據2016年《刺針傳染疾病》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要達致以上目標,必須為全球80%的新生嬰兒注射乙肝疫苗,以及為80%人口進行乙肝病毒檢測。美國疾控中心建議所有於乙肝感染率超過2%的地區出生的人士,應該要進行乙肝病毒檢測,香港和中國內地人口乙肝感染率遠高於2%,但政府還未有提供全民乙肝檢測。至目前為止,全球只有少數國家如印度承諾提供全民免費乙肝檢測。
大部份乙肝帶菌者並無任何症狀,世衞估計全球的乙肝帶菌者中,只有十分一知道自己是患者。香港大學醫學院於2015至2016年為超過一萬名市民,進行了免費的乙肝檢測,發現本港人口乙肝帶菌率達百分之七點八,更有48%感染市民在檢測前不知道自己為乙肝帶菌者。



乙肝已有預防疫苗及有效藥物治療,全民檢測的作用比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更大,找出人口中的隱形帶菌者,肯定可以有效減少乙肝傳染率及死亡率。被檢測為乙肝帶菌者可以採取適當預防措施減少傳染他人,並及早接受治療以降低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風險,而非帶菌者則可接受疫苗注射預防受感染。再者,乙肝社區檢測比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更容易做得到,可以在普通科診所甚至居家用手指點刺滴血測試乙肝表面抗原,其準確度、安全性、方便性及私隱度十分高,而且測試一次便足夠,成本也比新冠病毒測試低得多。
控制新冠疫情固然重要,防控乙肝以保障市民長遠健康也同樣重要,更可減少醫療系統治療肝硬化或肝癌的負擔。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政府會否考慮將全民免費自願病毒檢測推廣至乙型肝炎呢?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