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顧癌症病人情緒健康
打開報章,不時出現因病厭世自殺的新聞,令人惋惜。曾有不少癌症病人訴說,他們不是懼怕死亡,而是擔心治療帶來的無盡痛苦,寧願「長痛不如短痛」。
過去曾有研究顯示,癌症病人的自殺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5倍。當病情到了末期,逾15%患者希望提早了結生命,當中約5至8%更曾有自殺念頭。《英國醫學期刊》最近發表的研究亦發現,近兩成癌症病人患有抑鬱症,另有一成患者受焦慮症困擾。從病理角度而言,部分癌症如胰臟癌、肺癌等,會釋出引致抑鬱的化學成分,而化療和皮質類固醇等藥物,亦有機會誘發抑鬱,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和存活率。
隨着醫學進步,癌症病人的存活期得以延長,意味對抗癌症是一場長久戰。當病情沒有起色、長期與痛症共存,患者難免感沮喪或自覺是家庭負累,倘缺乏身邊人支持,容易萌生輕生念頭。因此如發現患者有自殺傾向,照顧者適時的陪伴相當重要,並確保患者遠離任何藥物或可傷害身體的物件;如有即時自殺風險,應盡快將病人送院。
此外,及早發現及預防病人的自殺風險,亦有賴醫生與病人建立良好互信的關係。醫生可因應病人的家庭狀況、心理及病情,為患者建立合理的期望,協助減輕痛症及心理負擔;並讓病人掌握臨終前的紓緩治療,明白醫護人員會給予適量的止痛針或鎮靜劑減低痛苦,不會將病人閒置於一角「等死」,令病人消除對頑疾的恐懼。
癌症治療是漫漫長路,自殺或會解決身體上的痛苦,但會為家人留下一輩子的遺憾和內疚。盼望患者可堅強面對癌關,免令疼愛你的人抱憾終生。
原文刊載於Metro:關顧癌症病人情緒健康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