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病人的快閃旅行
國慶假期將至,不少熱愛旅行的打工仔利用三日連假,趁機出走香港。正在接受化療的癌症病人,身體狀況又是否容許來一趟「快閃」旅行?
化療是癌症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由於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亦會減低血液中正常細胞如白血球的數目,引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受感染。
化療的療程一般以三星期為一周期,首次接受化療的病人,雖然身體仍有白血球「存貨」,但因尚未掌握其用藥反應,加上病人用藥後頭數天容易嘔吐,醫生大多不建議外遊。
療程開始之後,白血球指數會持續下跌,第7至14天是白血球低谷期(nadir period),假如嗜中性白血球(ANC)指數低於0.5,醫生或需為病人注射白血球補助針,增加白血球數量,方可繼續療程。捱過低谷期後,白血球將慢慢回升至正常水平,理論上愈接近下一次周期、即化療後第19至21日,身體應已恢復。如病人接受兩至三次療程後皆反應良好,可在醫生的允許下,在新的化療周期未展開前,享受一下三日兩夜的快閃旅行。
回港後病人須抽血檢查,確保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指數正常,便可開始新療程。當然,每名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及化療反應各異,可否「快閃」難以一概而論,關鍵在於醫生臨牀判斷後有否向患者「開綠燈」。
不過,患者盡情享受旅行之餘,出發前亦須作周詳準備,如預先搜集旅行目的地的急症室電話和地址、帶備詳細醫療記錄及醫生處方的藥物傍身,如止屙藥、止嘔藥、嗽口水、藥膏等,萬一身體不適,當地醫生也可根據病歷診治。只要做足準備,旅程自然開心又安心!
原文刊載於METOR:癌症病人的快閃旅行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