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F., Champion Tower, 3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Unit. 1908-09, 19/F, Mira Place Tower A, 132 Nathan Road, Tsim Sha Tsui

放射治療是使用高能量放射線治療疾病的方法,能夠破壞癌細胞中的染色體(DNA),使癌細胞死亡。本中心配備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TomoTherapy)、Y-90肝癌治療等最先進技術,有效處理各類形狀不一、大小各異、不同部位的腫瘤,減低電療副作用,並能夠針對病人特殊需要提供互補治療方案,為放射治療開拓新景象。

 

以下為有關放射治療(電療)副作用、放射治療的應用、最新電療技術以及本中心服務的資訊。

傳統電療副作用

傳統電療儀器精準度有限,電療範圍較大,容易令附近的健康細胞亦一同被殺死,因而對身體產生副作用。一般而言,比較常見的傳統電療副作用包括:

短期電療副作用

  • 唾液分泌減少導致口乾及味覺轉變
  • 食慾不振
  • 口腔、咽喉或食道發炎
  • 吞嚥困難
  • 聲音沙啞
  • 受照射皮膚會發紅、乾燥、脫屑、潰瘍
  • 放射部位毛髮脫落及變得稀疏
  • 外耳及中耳炎

長期電療副作用

  • 持續口乾而出現牙肉發炎及蛀牙
  • 黏膜變薄以致鼻咽及鼻腔較易流血
  • 頸部軟組織硬化以致頸部活動不靈活
  • 放射部位皮膚硬化或色素轉變
  • 肺頂部受損,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
  • 耳鳴、慢性中耳炎或聽覺減弱
  • 牙關較緊
  • 聲音沙啞
  • 甲狀腺或其它賀爾蒙分泌下降

癌症患者必須接受放射治療(電療)嗎?

放射治療(電療)在治療不同階段的癌症治療都有廣泛用途,包括達到根治、輔助治療、紓緩不適三大目的。大部分癌症患者會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後接受電療,以清除殘餘癌細胞,減低日後復發的機會,提高整體存活率 。另外,有部分癌症患者亦可能需要於手術前接受電療,先將腫瘤縮小,提升手術成功率,減低手術創傷,亦讓原本不適合做手術的病人有機會接受手術。

「5日啟動電療」承諾

  • 創新的電療策略 | 無縫電療流程設計

癌症治療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為了讓患者盡快展開電療療程,同時提升治療精準度和減少電療副作用,改革電療的流程設計不容忽視。本中心設5項無縫電療流程設計,以達到5日啟動電療承諾。

一條龍專業醫療團隊

由醫學物理學家帶領團隊及引入「流動電療規劃軟件」,整合部門24小時當值。

個人化貼身電療規劃

採用可容納各項電療固定模具的超闊口徑3T磁力共振造影掃描系統 (3T Large Bore MRI),病人在檢查期間可依靠固定模具而穩定維持同一動作,同時減輕所產生的肌肉疲勞感。此外,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 (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or) 可以量度病人呼吸時的肺部活動,度身訂造精準射線。

緊貼流程及精湛技巧整合

整合所有儀器於同一部門,減少病人等候時間。

提升治療精準度

採用先進儀器,包括4D動態弧形直線加速器(Versa HD)、高速螺旋放射治療系統(TomoTherapy)。

一對一統籌主任全程跟進

每名病人均由一位統籌主任全程專責照顧,跟進及處理所有行政程序,讓病人可安心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