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期檢查防前列腺癌
慈善活動Movember(十一鬍子月)每年11月在全球各地舉行,旨在呼籲社會各界關注男士健康,包括前列腺癌、睪丸癌等健康問題。在香港,前列腺癌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三,每年新症數目由1996年不足400宗上升至2016年接近2,000宗,情況令人憂慮。一般情況下,50歲以下男性較少患上前列腺癌,惟近年發現發病數字呈年輕化,60歲以下的患者由2005年的71宗上升至 2016年的153宗,增加超過一倍。
前列腺癌的成因未明,但家庭成員患有前列腺癌的病史,以及長期進食高脂肪食物均是罹患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2017年一份由英國牛津大學學者領導的研究發現,當男士腰圍由33寸增加至37寸,因前列腺癌而死亡的風險便相應增加18%,印證男士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性。肥胖與前列腺癌的關係亦有助醫生識別高危人士,皆因早期前列腺癌的症狀不明顯,病徵例如排尿開始時有困難、排尿時疼痛等與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相似,病人容易混肴,繼而錯過前列腺癌警號。
除了健康飲食減低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之外,定期進行檢查亦是防範前列腺癌的方法之一。截至目前爲止,還未有單一檢驗方法能夠確認病人患上前列腺癌,病人一般需先進行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驗血測試作初步評估。由於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均有機會令血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超出正常水平,所以若檢測結果有異,病人便需作進一步檢查以分辨原因。
過往病人作進一步檢查時,需單憑超聲波影像進行抽針活檢,有機會感到不適之餘,檢測精準度亦偏低;如今檢查多配合磁力共振,讓醫生更精準地抽取活組織檢驗。
前列腺屬於男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發病時病徵較爲敏感,故不少男士羞於啟齒,諱疾忌醫。事實上,若及早發現,前列腺癌的存活率高達95%。因此,男士們應鼓起勇氣,為自己,為家人,勇敢面對前列腺癌!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