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希望 肺癌病人打气嘉年华
「呼吸希望」是一項肺癌關注計劃,獲香港肺癌學會與阿斯利康支持,目的旨在為肺癌患者提供支援,鼓勵他們積極對抗疾病,重燃呼吸希望。日前該計劃為病友及家人舉行了「維港泡泡嘉年華」船上活動,約250人參加,當中有4位更是腫瘤科專科醫生,包括3位香港肺癌學會成員潘智文醫生、丘德芬醫生、李宇聰醫生,以及受惠機構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轄下癌病基金主席區兆基醫生。
區兆基醫生首先表示,肺癌是本港死亡數字最高的癌症,但早期肺癌大多沒有徵狀,因此較難發現,需要靠普查,「有些國家,會為肺癌高風險人士每年做低劑量的電腦掃描,看看肺部有沒有陰影,有助在早期發現肺癌。」
丘德芬醫生表示,肺癌的成因最主要是吸煙,因此若要減少自己患肺癌的風險,就必須戒煙。「近年知道很多肺癌個案和基因突變有關,若驗出是基因突變就有可能有針對性的藥物,例如EGRF基因突變肺癌的標靶藥已發展至第三代,病人前景不再灰暗。」
李宇聰醫生亦指出,目前晚期肺癌雖然仍不易斷尾,但已有很多方法可控制病情、改善病人生活質素,以及延長壽命,「包括化療、標靶治療以及最新的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在現階段大多用於不適合標靶治療的晚期病人。」
潘智文醫生則強調,家人的支持對肺癌病人至為重要,「中國人習慣內斂,對家人有愛但未必願意宣之於口,所以我常鼓勵患者主動和家人分享病情,家人亦可主動表達支持及讚賞,把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力量。」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