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除大众对肺癌误解
近日有新闻报导,内地有近7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届晚期,且这些晚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不超过5%,情况令人关注。事实上,香港的情况可谓相差无几,八成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第三期或以上,不论男女,每年死于肺癌的数字均长踞十大常见癌症的榜首。即使近数十年来,针对肺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推陈出新,但五年存活率亦只由过往大约12%提升至21%左右,末期存活率更不足一成,印证及早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
患者错失治疗黄金期,部分原因是因为肺癌病征大多于较晚期才出现,而且症状容易与肺炎混淆,患者较难察觉。此外,有部分患者误以为吸烟才会导致肺癌,且自己平时不烟不酒,所以便忽略了肺癌的可能性。无可否认,吸烟确是肺癌的头号风险因素,越早开始吸烟,吸烟越多,患上肺癌的风险便越高。但事实上,肺癌大致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而多由吸烟引起的小细胞肺癌只占肺癌总数大约15%,以目前香港的情况为例,便约有九成女性及三至四成男性的肺癌患者均从未吸烟。
针对非吸烟人士罹患肺癌的情况,近年医学界积极研究,最终发现不少个案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患者可透过血液检查或由肿瘤细胞抽取活组织,进行基因检测,倘发现有基因突变,便可根据癌细胞的特性,选择标靶治疗对症下药。以常见于非吸烟女性的EGFR基因突变肺腺癌为例,目前已进展至第三代药物,患者服食后的无恶化存活期比传统化疗长两倍有多。
至于占较少数的小细胞肺癌,癌细胞增长和扩散的速度比非小细胞肺癌快,不少个案于早期已经开始扩散。过往医学界对治疗小细胞肺癌可谓束手无策,可幸是今年终取得突破,研究发现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接受化疗及免疫治疗,比起只接受化疗,可延长整体存活期两个月至一年,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希望。
原文刊载于信报:消除大众对肺癌误解
Leave a rep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