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F., Champion Tower, 3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Unit. 1908-09, 19/F, Mira Place Tower A, 132 Nathan Road, Tsim Sha Tsui
正電子電腦掃描

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 (PET-CT)

可侦测早期癌细胞病变

正电子电脑扫描原理

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正电子扫描或PET-CT扫描,透过结合正电子扫描和电脑扫描技术,除了可以侦测早期癌细胞病变、评估癌细胞扩散程度,亦可以应用于诊断心藏血管及脑神经疾病,如原发性脑肿瘤、阿兹海默症、癫癎症等等。

 

正电子扫描能够显示身体细胞新陈代谢的情况。在进行PET-CT扫描之前,放射师会先为病人注射放射同位素药物。其中一种较常使用的放射同位素药物是氟化去氧葡萄糖(F18-Fluorodeoxyglucose, FDG),其化学性质与葡萄糖非常相近。葡萄糖是身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由于癌细胞比正常细胞需消耗更多能量,因此会吸收更多葡萄糖。放射同位素药物旨在模拟葡萄糖在体内被吸收的状况。若病人体内有癌细胞病变,相对多的放射同位素药物便会积聚于病变组织。由于聚集于体内的FDG会释放辐射(伽马射线),PET的接收器会将侦测到的辐射造成PET影像,因此吸收较多FDG的癌细胞将会更为突显。此外,如身体出现炎症,患处亦会积聚较多FDG ,PET-CT扫描从而亦可有助精确侦察发生炎症的位置。

 

另一方面,电脑扫描利用X光从不同角度收集身体结构的数据,除了可制造高清影像,亦可收集体内的辐射衰减数据,用以构成精确的PET影像。透过结合正电子扫描及电脑扫描的影像结果,医生便可将正电子扫描显示的放射同位素讯号,对应电脑扫描所及显示的器官或组织位置,得出准确的病变位置和病况。

 

以下为有关正电子扫描的用途、安全须知、准备接受检查的注意事项、各种影像诊断方法比较以及本中心服务的资讯。

有助及早发现和治疗癌症

正电子电脑扫描用途

正电子电脑扫描对细胞新陈代谢的情况有极高敏感度,尤其适合用于识别早期癌细胞病变,有助医生及早发现和治疗癌症,提升治疗成效。

正电子电脑扫描在癌症的应用:

  • 诊断早期癌细胞病变
  • 找出癌症源头
  • 协助医生定位以便抽取癌细胞组织化验
  • 分辨癌症的期数
  • 辨别肿瘤是否已经出现扩散的迹象
  • 协助医生规划病人的治疗方案,例如放射治疗、化疗
  • 协助医生预测治愈率
  • 评估治疗成效
  • 监测复发迹象

正电子电脑扫描能应用于检查大部份实体肿瘤,例如:

  • 肺癌
  • 肝癌
  • 大肠癌
  • 乳癌
  • 淋巴癌
  • 头、颈癌
  • 胰脏癌
  • 前列腺癌
  • 子宫颈癌
  • 食道癌
  • 黑色素瘤/皮肤癌
  • 甲状腺癌
  • 骨癌
  • 脑癌
正電子電腦掃描

正电子电脑扫描安全须知

不论是正电子扫描需要注射的放射同位素药物,抑或电脑扫描的X光,两者均带有电离辐射。由于放射同位素药物发放的辐射量极低,因此对病人的负面影响有限。不过,放射同位素药物亦有可能在极少数情况下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尽管正电子扫描带有辐射,但病人接受检查的好处一般大于辐射风险。本中心会在不影响影像质素的情况下使用低辐射剂量扫描,以将病人所吸收的辐射剂量降到最低。

 

过往的数据显示,正电子扫描所发放的低剂量辐射并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至于需要重复接受多次正电子扫描、电脑扫描和X光检查的病人,则有可能增加将来患癌症的风险,此类病人宜与医生商讨检查安排。

正电子电脑扫描检查准备事项

當確定病人能安全進行檢查,放射技師會爲病人詳細講解檢查當日的程序和準備事項,當中包括以下各點:

飲食

病人在检查前6小时需开始禁食,包括香口胶、糖果、酒类饮品和含有糖份的饮料,期间只可饮用清水。建议病人在检查前一天喝至少6至8杯清水,以确保水份充足。

健康狀況

病人在检查前10日内不可接受任何钡类(Barium)之X光检查,除此之外,病人需要告知医护人员病历及过往做过的手术及治疗、是否正在服食任何药物、有没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及其他身体状况。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正常使用胰岛素和口服血糖药物,不过在午夜十二时后及检查之前停止使用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完成检查后,建议糖尿病患者立即进食,并在用餐时注射一半早晨剂量的胰岛素或正常剂量的口服药物,避免血糖过低。另外,女士如有怀孕或正进行母乳喂哺,亦应在检查前告知医护人员。对于已经怀孕或计划在短期内怀孕的女士,一般不建议进行正电子电脑扫描检查。

避免運動或提取重物

病人在检查前一天应避免提取重物或进行任何运动,例如跑步、举重等,否则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病人如有其他疑問,可於檢查前向我們的醫護人員查詢。

癌症诊断方法

影像診斷

癌症的影像诊断方法一般包括超声波、电脑断层扫描、正电子电脑扫描及磁力共振扫描。各项影像诊断方法的特点各有不同,患者可咨询医生意见,根据实际需要而在癌症诊治的不同阶段,选取最合适的检查方案。

超聲波

超声波

癌症诊断应用:

  • 侦测肿瘤或病变的位置
  • 导引针刺活检细胞组织检查
  • 侦测血管变化及流量

优点:

  • 没有电离辐射
  • 扫描时间较短
  • 能观察器官的即时变化

限制:

  • 穿透力及解像度较低
  • 操作人技术有可能影响诊断结果
電腦掃描

电脑断层扫描(CT)

癌症诊断应用:

  • 侦测肿瘤或病变的位置
  • 导引针刺活检细胞组织检查
  • 分辨癌症的期数
  • 协助医生规划病人的治疗(如放射治疗)方案
  • 评估治疗成效
  • 监测复发迹象

优点:

  • 扫描时间较快

限制:

  • 有电离辐射,但近年有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技术
  • 器官组织的影像对比度远较磁力共振扫描低,较难用作诊断肌腱及神经系统病变
  • 电脑断层扫描的造影剂较容易引起身体敏感反应
正電子掃描

正电子扫描(PET-CT)

癌症诊断应用:

  • 侦测肿瘤或病变的位置
  • 侦测适合抽取活组织的位置作进一步检查
  • 分辨癌症的期数
  • 辨别肿瘤是否已经出现扩散的迹象
  • 协助医生规划病人的治疗(如放射治疗)方案
  • 协助医生预测治愈率
  • 评估治疗成效
  • 监测复发迹象

优点:

  • 敏感度较高,能识别早期癌症
  • 须因应不同器官肿瘤注射相应的同位素以作诊断,准确性及敏感度较高

限制:

  • 有电离辐射
  • 病人需要注射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显影剂
  • 血糖过高人士或需先經醫謢人員評估,衡量是否適合接受檢查
磁力共振

磁力共振扫描(MRI)

癌症诊断应用:

  • 侦测肿瘤或病变的位置
  • 部份情况下可分辨肿瘤属于良性抑或恶性
  • 辨别肿瘤是否已经出现扩散的迹象
  • 透过不同成像原理,提供独特及量化的资讯,协助医生制定手术及其他治疗方案
  • 协助医生准确制定病人放射治疗的位置及剂量
  • 于治疗期间监测肿瘤的变化
  • 评估治疗成效
  • 监测复发迹象

优点:

  • 没有电离辐射
  • 器官组织影像对比度较高,特别适合用于肌腱及神经系统
  • 透过多样化成像原理所产生的影像能提供较多独特资讯
  • 能拍摄多角度2D & 3D 影像
  • 磁力共振扫描的造影剂较少引起身体敏感反应

限制:

  • 如身体有植入金属或电子医疗仪器,必须由医謢人员确定其植入物可安全进行磁力共振扫描,方可进行检查
  • 由于磁力共振的检查舱较狭窄,因此压迫感较大
  • 扫描时间较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