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營養足 添抗癌勝算

有研究顯示,如癌症病人接受化療期間體重減少超過10%,病人的死亡率將增加5%。避免病人營養不良、體重急速下降,是治癌計劃非常重要的考量;而病人日常進食吸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只是保持營養的基礎。營養師提醒大家,營養對病人完成療程非常重要,應小心選擇適合的營養補充劑。

癌細胞令細胞信息傳遞調控異常,加速消耗熱量;而且治療引起的副作用會令胃口退減,甚至造成體重下降及肌肉流失,因此癌症患者更需要有效汲取營養。

營養介入增強治療效果

註冊營養師李振洋表示,在設計治癌計劃時,越早進行營養介入(nutrition intervention),對治癌效果越有利。尤其是患胃、食道、胰臟及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因身體對營養及能量需求大,更要在癌病初期進行營養介入,以增強治療效果。體重急速減輕的成因非常多,如果發生在癌症病人身上,可以解釋為癌細胞發出引起炎症的物質,有可能影響病人精神、食慾及肌肉流失等,電療、化療亦有可能加重器官及細胞的發炎症狀。如果病人在一個月內體重輕了5%或以上,或六個月內輕了10%或以上,便急需營養介入。

免疫營養可減輕發炎症狀

應對體內發炎不像處理外傷,汲取營養是其中一種紓緩體內發炎的方法。李振洋最近出席在波蘭舉行的學術會議,會上有學者提及精氨酸(arginine)與EPA及DHA等免疫營養組合起來,可減輕發炎症狀。近期,醫學界提出免疫營養素與治療過程的關係。根據歐洲臨牀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2017年公布的營養指南,奧米加3魚油(Omega-3 fish oil)有助改善正常細胞的長期發炎狀態,如果配合精氨酸及核苷酸(nucleotides),可增加T1免疫細胞數量並變得活躍,對治癌起重要作用。這類免疫營養可透過服用治癌專用的營養劑而獲得,但這類營養劑不是治療藥物,亦不能替代正餐;故需要依從醫生及營養師建議食用,才可增強治療效果。

選對營養補充劑至關重要

李振洋曾經為一名患直腸癌的70歲婆婆進行營養介入,明顯改善婆婆的身體狀況。他說:「婆婆很積極面對癌病,聽到哪種食物對治療有好處都會自行嘗試,可是她錯選不適合身體狀況的營養劑,因而出現頻繁腹瀉,不利完成整個療程。我為她重新選用適合她健康狀況的營養補充劑,她由最初BMI15到現時維持至17,而且順利完成療程。」坊間有各式營養補充劑,其中更有專為癌症病人而設。不同品牌的配方略有不同,其中有特別添加免疫營養(精氨酸、核苷酸及奧米加3魚油等),有助紓緩治療副作用,提升免疫力。對於進食有困難、營養不足及體重急降的病人,有需要服用這類營養劑以維持熱量及營養,應付療程及保持日常活動能力。

拆解坊間營養傳聞

錯誤

  • 營養是癌細胞的「食糧」
  • 肥胖就是夠營養
  • 治療過程體重減輕屬正常現象,無需擔心

正確

  • 吸收足夠營養有助應付療程的消耗
  • 體型肥廋的人士都要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以了解營養問題。
  • 治療後體重可能有輕微轉變,但一個月内體重輕了5%以上,或六個月内輕了10%以上便要留意。
李振洋提醒,如癌症病人體重急速減輕,應依從醫生及營養師的建議調節飲食或食用營養補充劑,以免影響治療進度。
李振洋提醒,如癌症病人體重急速減輕,應依從醫生及營養師的建議調節飲食或食用營養補充劑,以免影響治療進度。
「好·在」癌症病人支援計劃
「好·在」癌症病人支援計劃
病人為李振洋送上的感謝卡。
病人為李振洋送上的感謝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