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上學 心理醫生教爸媽應對4種超難搞扭計法

9月開學,不單是對初入學的孩子一項挑戰,亦是對新手爸媽的EQ大考驗!開學前,父母會令孩子相信學校是好玩,同學又多的地方。但新學童可能在上學第一天,便會發現自己中伏!學校有校規、老師不會像家人時刻照顧周到、同學們亦會引起各種社交問題。若他們未懂應付這些生活壓力,在未懂表達的情況下,或會鬧脾氣不願上學,做出各種行為,挑戰父母的底線。遇上以下幾種情況,父母該怎麼對應?

Parenting problem

大吵大鬧

對於身體不適,幼兒很多時候會有明顯但大人難以理解的大哭大鬧。除非經已遇過發燒、咳嗽、流鼻血、肚痛等情況,如有新問題發生,如上學暈車浪、失眠、撞傷等,總是無法表達身體哪裡不適或如何不適,只會重複扭計。如暈車浪的孩子可能沒精打彩、尿道炎會令幼兒不肯如廁,或尿尿時會狂哭等。要怎樣才能分辨孩子是慣性扭計,還是身體不適呢?由於幼兒的演技不持久,如果同一種不適持續或重複出現,就應該是生理問題啦。

懶床/不願出門上學

若每天上學前特別賴床、重覆要求去廁所、鬧脾氣不願出門、校門口死纏家人等,可能是在學校遇上不開心的事,例如在校車上被保母姨姨責備、學校得不到老師認同、被同學排擠、不理解老師教書等。加上有時未能自理大小便,害怕被罰,都會導致情緒出問題。為免發生這種情況,父母可以於開學前,先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或情境想象,預演上學要刷牙、換校服、上學可能遇到的事情。另可以讓孩子選擇上學日的早餐,幫忙放好校服、書包等,令孩子感到他有份參與和自主。

junk food

怕黑/只愛吃零食

如果孩子突然變得怕黑、怕獨自睡覺,不想吃平日喜愛的食物,堅持要家長給孩子他喜愛的comfort food、不願換校服、起床時發脾氣、拒絕執拾玩具等,可能是感到父母期望和要求,而引起焦慮情緒。為配合學校要求,突然要改變原來的生活、作息、遊戲習慣,做得不好又會被責備,會令孩子不解,難以適應,易生對抗心態。當幼兒出現這些情緒問題,家長可為他做好心理建設。例如告知孩子上學時老師安排有新奇的遊戲,又有同學陪伴。在叫醒孩子時,可以將生日歌的旋律改改歌詞成為搞笑的起床曲,讓孩子開心好玩地開始每一天。

Parenting issue

行為倒退

部分幼兒會因為焦慮而變得非常敏感,經常因極小事發脾氣。有些本來已能好好上課、成功戒掉賴尿的幼兒,亦可能會因為焦慮而出現行為倒退的情況。這點可能跟生活環境改變或與父母有分離感有關。每當父母或家人關係變差,尤其是爸爸或媽媽忽然加班、經常不在家、弟妹出生,以至上全日班,使幼兒感覺要與父母長時間分離。會導致幼兒出現擔心見不到家人,不能回家而產生焦慮,失去安全感。遇上這種情况,光靠言語安慰未必能解決問題,建議將家庭照放入小匙扣或讓孩子帶一件他心愛的小物陪伴上學,以增加安全感。

魔鬼在細節,各位爸媽要細心觀察孩子言行,在這個黃金適應月,讓他們有個好開始!

原文刊載於: Maire Clai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