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15分鐘測試劑 醫生提醒:潛伏期未有病徵難準確檢測
隨着歐美等地的疫情爆發,大批留學生湧回香港避疫,但不少人染疫亦不自知,引起本港新一波疫情爆發。大家普遍對公立醫院避之則吉,即便出現病徵仍不願求醫,現時市面上亦出現新冠肺炎15分鐘快測,可以在家進行快測,聲稱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長鍾南山帶領研發,臨床靈敏度達86%,到底可行嗎?



醫學博士饒家棟醫生表示,現時本港公立醫院的新冠肺炎測試主要分為兩部份,首先是利用鼻咽胃管抽取鼻咽中的分泌物,再進行PCR檢查,PCR即聚合酶連鎖反應,目的是把病毒的基因,在短時間內大量擴增,得出樣本中的基因排列,便可得知那人是否帶有新冠肺炎病毒。其次,不論該人士於第一部份的測試確診與否,醫院會再為他們進行肺泡刷洗檢查,在氣管中抽取分泌物進行檢查,但整個過程需數天才有結果。



而市面上的新冠肺炎15分鐘快測以血液作樣本,並非進行PCR檢查,而是檢查血液中的IgM及IgG抗體。何謂IgM及IgG抗體呢?IgM抗體是白細胞所產生抵禦外來病毒的抗體,當人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時,身體便會產生抗體反應去作出對抗,但需時約7至10天。而IgG抗體則是記憶抗體,要待身體大致康復才會釋出,由發病至釋出IgG抗體可能需要14至21天。所以,如果在血液樣本中呈IgM或IgG抗體的陽性反應,即代表檢測者已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不過,饒醫生提醒,未必可以憑IgM抗體驗測出潛伏期間的患者,因為這類患者體內未必已產生IgM抗體,而IgG抗體則須更長時間才可檢測出來,因此快速測試未必準確。但他強調若使用檢測結果則陽性,必須立即向公立醫院求醫。
原文刊於: 蘋果日報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