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癌症人生規劃】預設醫療指示及預設照顧計劃
試想像,如有一日你發現身患未期重疾的摯親在家中陷入昏迷,但他/她已早簽訂「預設醫療指示」協議,表明如有生命危險便不想再接受急救。作為家人,當下你會如何取捨?
以上的情景在現實中並不鮮有。
事實上,預設醫療指示於社區已經討論多年,惟大衆對相關概念的認識仍然不深。即使患者毫不忌諱,但部份家人為免患者傷心,盡量會避免跟患者談及有關死亡的話題;有些患者為免家人擔心,總是說聽天由命就好,也沒多想過預設醫療指示這回事。雙方都為彼此著想當然並非壞事,但如果雙方都多走一步,或許能避免事情發展至上述的兩難。
病人可以及早清淅表達自己的意願,透過「預設醫療指示」訂明當陷入生命危險和昏迷時,是否接受急救;也可以透過「預設照顧計劃」訂明接受或不接受某項指定醫療程序,例如當時如並非陷入昏迷,而是無法吞嚥的話,是否接受插胃喉,或是選擇其他治療方案,盡可能令身體不必承受更多痛楚,及早準備,作出一項「有先見之明的決定」。



訂定預設照顧計劃五步曲
步驟一
● 與主診醫生商量,釐清及列出將來有機會因健康情況而需接受的治療程序。
考慮問題:「基於目前身體狀況,未來我將有機會需要接受哪些醫療程序?」
步驟二
● 就著每項治療程序的選項,向醫生作出詳細查詢問並作出考量。
考慮問題:「對於這些醫療程序,我有甚麼選擇?」
步驟三
● 不忌諱與家人溝通,向家人及醫護人員清楚表明自己的選擇,以確保日後家人和醫生按照自己的意願而作出治療程序。
考慮問題:「家人充分理解我的想法嗎?日後他們會否推翻我所作的決定?」
步驟四
● 訂定預設照顧計劃。如有關決定牽涉「是否接受急救」等程序,便需向醫護提出要求,簽訂「預設醫療指示」文件。
考慮問題:「我已清楚簽訂預設醫療指示的後果和影響嗎?」
步驟五
● 妥善保存,定期回顧,如有需要可隨時就個人意願作出更改。
考慮問題:「在一段時間後,自己的身體況狀丶心境和意願有否轉變?」



晚期病患者的治療規劃
對於許多重症患者來說,包括癌症晚期患者,預設醫療指示和預設照顧計劃既是一份「白紙黑字」的意向書,更是一份送予自己和家人的無形祝福,能夠抹去自己對晚期治療的恐懼,讓家人早有準備,更無牽掛地共同面對疾病與離別。因此,病人在訂定計劃之前,除了必須與主診醫生商議,獲得家人的支持亦同樣重要。
由計劃以至簽署文件,病人都需要考慮甚多問題,並逐一釐清自己的意向,也要給予時間向家人逐步提出想法。相反,如果病人從未有安排,而家人希望向病人提出晚期治療規劃,家人亦需要向對方給予時間消化背後的原因和整項流程,慢慢從恐懼丶拒抗變得接受。
初時對方或會無法應對或避談,但這些都是可理解的回應。在有需要時,可在醫護人員或社工在場的情況下,更具體和冷靜地商討有關事宜。最重要的是,在訂定和簽署文件時,病人的神精狀況必須保持清醒,以確保所設的指示屬病人自願決定,日後才能確實執行。
如對預設醫療指示、預設照顧計劃或晚期癌症的人生規劃有任何疑問,歡迎填妥並遞交網頁底部的表格,我們會盡快跟您聯絡,了解您的情況。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