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免疫治療新進展
肝癌是香港發病率第五位癌症,但死亡率卻佔癌症第三位。早期肝癌透過手術切除、射頻消融或肝臟移植的治癒機會其實相當高,五年存活率可達七成以上,可惜很多肝癌患者因沒有定期篩查,出現症狀時已達晚期,癌細胞已經入侵肝門靜脈或擴散到其他器官,不能進行根治性治療,只可以接受紓緩性藥物治療。
相對於其他常見癌症,肝癌對藥物治療的效果較差,傳統化療對肝癌並沒有作用,現有的藥物治療主要以標靶藥和免疫治療為主。標靶藥物針對癌細胞的特變基因,抑制癌細胞增生,或阻止腫瘤內新生血管的形成,從而控制腫瘤生長;免疫治療則針對癌細胞躲避免疫細胞攻擊的機制,利用藥物加以阻斷,喚醒免疫系統作出適當免疫反應去攻擊癌細胞。肝癌病人大部份伴有肝硬化,肝功能受損增加了治療限制,對於一些肝功能較差的病人,免疫治療副作用相對溫和,可能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治療。



免疫治療以控制腫瘤生長為主要目標,但是有一小部份病人的腫瘤反應非常良好,甚至有腫瘤完全消失的病例。對於一些因腫瘤太大或癌細胞入侵主門靜脈而不能進行手術的病人,免疫治療有機會縮小腫瘤或清除主門靜脈癌栓而達致可以手術治療的效果。現時肝癌免疫治療是以單一藥物進行,腫瘤反應率只有大約20%,最近一項包括香港大學的多間中心第一/二期研究顯示,混合使用兩種不同機理的免疫治療藥物,可令肝癌腫瘤反應率提高至大約30%,也提升了病人的存活率。這種雙免疫治療方案還需第三期研究去證實是否比單免疫治療更為有效,但已顯示了肝癌免疫治療的發展潛力。
另一個肝癌治療發展方向是混合標靶藥和免疫治療,以增加治療成效。最近一項第三期隨機臨床研究顯示,混合使用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和免疫治療藥物,可以有效延長晚期肝癌病人的生存率,已得到美國藥劑管理局批准於肝癌病人作為第一線治療的選項。
免疫治療的發展為肝癌病人帶來新希望,但是費用不菲,尤其是混合雙免疫藥物或標靶加免疫治療,每一種藥物每一次動輒數萬元,並非一般市民所能負擔。肝癌免疫治療在公立醫院還是屬於自費藥物,筆者希望醫管局可以盡快把肝癌免疫治療納入藥物資助名單,使更多肝癌病人能夠得到適切的治療。
資料由 HKIOC 提供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