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教路防疫品缺貨點自救 用消毒火酒代替搓手液一樣得

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全城市民搶購口罩及消毒清潔品,不少地區的藥房已告口罩及酒精搓手液缺貨,且未知何時返貨。在這抗疫物資短缺的情況下,我們分別訪問了同為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的林緯遜和曾祈殷,以及醫學博士饒家棟醫生如何「自救」。

記者:酒精搓手液大多已缺貨,有甚麼產品可以代替?

林醫生:市面上的酒精搓手液方便使用又易於攜帶,但如果真的缺貨,並非沒有代替品的,例如可選用已標明有抗菌(anti bacterial)功能的產品,都有類似功效,具殺菌功能的消毒濕紙巾、又或者一些標明含殺菌功能的潔手液都是其中之一。不過,即使有搓手液或濕紙巾,如發現雙手骯髒,亦應先用清水及梘液洗手。

記者:如真的甚麼都買不到,那可以自製消毒潔手液嗎?

曾醫生:其實平日家用的消毒火酒都可用作消毒用途。以藥水瓶盛載少許帶出街,有需要時倒在綿花上,均勻地抹在手指、手掌、等手部位置清潔。雖然消毒火酒會有少許「拿拿地」的感覺,沒有消毒搓手液的潤膚成份,但功效是一樣的,惟酒精含量要達60%至80%才能有效殺菌。另外由於消毒火酒的酒精會影響皮膚水份,易令皮膚乾燥,皮膚敏感人士慎用。

記者:市面有一些精油產品聲稱可以抗菌,是否信嗎?

林醫生:市面上產品種類繁多,很難一概而論,但建議應選擇標明有消毒功能的產品,同時亦要注意個人衞生和勤洗手。

記者:市面上買不到外科口罩,如何自救?

饒醫生:是次新冠肺炎 除會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播外,接觸也是感染途徑之一。我認為沒有口罩亦非「世界末日」,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衞生。每次出街後都要用含有消毒成份的淋浴露沖涼和洗頭,然後才吃飯、觸摸口、鼻或其他地方。而且要勤用梘液或清水洗手,洗手時間亦要達1分鐘,再徹底抹乾或吹乾雙手。洗手的步驟應該包括手掌、手背、指罅、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最後如用上含消毒殺菌成份的搓手液效果更佳。

至於市民如買不到外科口罩,佩戴其他物料的口罩亦好過甚麼都不戴,惟其他口罩的防水能力及細菌過濾能力會較遜色。如果沒有外科口罩跟身,惟有時刻清潔雙手,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時,用已清潔的雙手掩住口鼻,迅速離開人多地方。

原文刊於: 蘋果日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