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 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1908-09室

卵巢癌概況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的數據,卵巢及腹膜癌是本港女性第六位最常見的癌症,共錄得732宗新症;而因卵巢及腹膜癌死亡的人數則有261人,是本港女性癌症殺手第七位 。卵巢及腹膜癌患者較多為45歳以上人士,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4歳 。

 

女性生殖系統包含兩個卵巢,位於下腹的盆腔內,子宮兩側各一個。 卵巢的大小約相等於一顆杏仁,負責產生卵子、雌激素和黃體酮。卵巢癌在擴散到骨盆和腹部之前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到出現症狀時往往已屆晚期,增添治療難度 。

卵巢癌常見症狀

卵巢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 腹脹
  • 骨盆或腹部疼痛
  • 沒有胃口或易飽
  • 尿急或尿頻

上述症狀也可能由良性腫瘤、其他器官的癌症或其他非癌性疾病引起,惟若由卵巢癌引起,症狀往往會持續發生並且日漸頻繁或嚴重。如果有懷疑,便應立即求醫。

卵巢癌的其他症狀亦可能包括:

  • 疲勞
  • 胃部不適
  • 背痛
  • 性交時疼痛
  • 便秘
  • 經期變化,例如比正常更嚴重的出血或不尋常出血
  • 體重減輕

卵巢癌種類

卵巢癌可分為三類,以發生病變的位置區分:

  • 上皮腫瘤
    出現於覆蓋卵巢外部的上皮層,大約 90% 的卵巢癌都屬於此類。

 

  • 間質瘤
    出現於產生激素的卵巢細胞,這些腫瘤通常比其他卵巢腫瘤更早被診斷出來;不過,只有大約 7% 的卵巢腫瘤屬於此類。

 

  • 生殖細胞腫瘤
    出現於產卵細胞,較為罕見,而且通常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

卵巢癌風險因素及預防方法

研究發現幾個可能增加女性患上皮性卵巢癌機率的風險因素(不適用於間質瘤和生殖細胞腫瘤),包括 :

  •  40歲以上
  • 超重或肥胖
  • 從未生育或35歲後方懷有第一胎
  • 停經後使用荷爾蒙治療
  • 卵巢癌、乳腺癌或結直腸癌家族史
  • 曾患有乳腺癌

部分風險因素如年齡增長和家族史無法改變,但女性可通過控制其他風險因素來稍微降低風險,例如保持健康體重、更年期後不接受荷爾蒙治療等。除此之外,針對最常見的上皮性卵巢癌,其他預防方法包括服用口服避孕藥、進行輸卵管結紮術和子宮切除術、進行雙側輸卵管切除術。有研究指,具有 BRCA基因突變的絕經前婦女,切除卵巢可將患卵巢癌的風險降低85%-95% ,但此舉必須先與遺傳基因檢測顧問及醫生深入討論,不應妄自決定。

卵巢癌診斷方法

  •  骨盆檢查
    在骨盆檢查期間,醫生會將戴手套的手指插入病人的陰道,同時將一隻手按在病人的腹部,為病人的盆腔進行觸診。醫生還會透過目測檢查病人的外生殖器、陰道和子宮頸是否有異樣。

 

  • 血液檢查
    醫生可透過血細胞計數測試,確保病人有足夠的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及評估病人的腎臟和肝臟功能。另外,醫生有可能透過驗血檢測 CA-125 水平。 另一些生殖細胞癌可導致腫瘤標誌物「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甲胎蛋白 (AFP) 和/或乳酸脫氫酶 (LDH) 的血液水平升高。 如醫生懷疑卵巢腫瘤屬生殖細胞腫瘤,則可能會檢查這些項目的水平。

 

  • 影像檢查
    如懷疑卵巢異常,醫生通常會為病人進行超聲波檢查。這項檢查會將小探針放置在女性陰道,以偵測卵巢是否存在腫瘤,並判斷腫瘤屬於腫塊還是充滿液體的囊腫。如醫生希望確認卵巢腫瘤有否擴散或轉移到其他組織和器官,亦有可能考慮使用其他影像檢查方法,如電腦掃描、正電子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等。

 

  • 腹腔鏡
    在腹腔鏡檢查中,醫生會將一根發光的細管通過下腹部的小切口放置入病人體內,而所拍攝到的骨盆或腹部影像會發送到影像監視器。這些影像令醫生可更清楚檢查卵巢及其他盆腔器官和組織,確認腫瘤的擴散程度,並計劃手術或其他治療。此外,醫生可以通過腹腔鏡切口操作小型儀器抽取活組織進行檢查。

 

  • 活組織檢查
    確定癌症的唯一方法是取出腫瘤部分活組織,並在實驗室中檢查,亦即活組織檢查。就卵巢癌而言,活組織通常會在切除手術過程中抽取。如病人有腹水,腹水樣本也可用於診斷癌症。

卵巢癌期數及存活率

本港醫院普遍使用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第七版(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的TNM分期系統,以數字0至4期區分,期數愈大,表示腫瘤擴散範圍愈廣。與其他大部份癌症一樣,醫生通常會透過各種診斷成像檢測及活組織切片,按腫瘤的大小和數量(Tumor, T)、有否擴散至鄰近淋巴結的程度(Node, N)及擴散程度(Metastasis, M)為癌症分期,以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詳情可參閱癌症分期系統。

 

存活率有助了解在相同時間段下(通常為五年),被診斷出患有相同類型並於相同分期的人與總人口的生存率的百分比。 五年存活率可以幫助了解治療成功的可能性及比較治療的效果。

 

以下是卵巢癌的五年存活率:

SEER 分期五年相對存活率
早期93%
局部轉移75%
遠端轉移31%
整體48%

卵巢癌治療方法

卵巢癌治療一般以外科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為主,標靶治療亦是可行的治療方法。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採用兩個或以上的治療方法互補,加強療效,同時降低復發和擴散的風險 。

  • 外科手術
    切除卵巢癌的手術包括切除一個卵巢、切除雙側卵巢、切除卵巢和子宮三種。對於早期卵巢癌,手術可能只會切除一邊卵巢及輸卵管,或可保留生育能力。如果兩個卵巢都存在癌細胞,但沒有擴散跡象,醫生可能會切除兩個卵巢和兩個輸卵管。此手術並不影響子宮,因此病人仍可使用自己的冷凍胚胎或卵子,或來自捐贈者的卵子懷孕。如果癌症範圍更廣,醫生將切除卵巢、輸卵管、子宮、附近的淋巴結和腹部脂肪組織的褶皺。如果癌症已屆晚期,醫生可能會建議先進行化療,然後再進行手術,以盡可能清除癌細胞為最終目的。

 

  •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簡稱「化療」,即用藥物殺死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速度,這類藥物通稱為細胞毒 (cytotoxic),通常以靜脈點滴的方式注入體內。上皮性卵巢癌如果擴散到卵巢以外的部位,通常會使用化療,醫生有時會同時使用兩種藥物以增加療效。化療通常不需住院,患者接受治療後可即日回家。每次接受化療前,醫生都會先為病人抽血,以確定體內正常細胞有足夠時間復元。患者接受化療期間,會定期抽血以檢查CA125等腫瘤指標的水平。治療如果取得成效,腫瘤指標的指數一般會下降。多數化療藥物會有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倦、噁心、暫時的脫髮、關節及肌肉疼痛等。了解更多化療的原理、應用和副作用

 

  •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即使用高能量放射線或粒子來殺死癌細胞。放射治療可用於治療癌症擴散的區域,無論是在主要腫瘤附近還是在遠處器官,如大腦或脊髓。放射治療包括近距離放射治療及外照射放射治療兩種。近距離放射治療也稱為內部放射,是將含有放射性種子或顆粒的裝置放置在體內靠近腫瘤的地方,但這很少用於治療卵巢癌。而外照射放射治療較多用於卵巢癌的擴散點用作紓緩性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皮膚起泡和脫皮、疲倦、噁心和嘔吐、腹瀉等。但整體而言,放射治療在卵巢癌上的應用較少。

 

  •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是一種針對性較高的藥物治療,只針對癌細胞特定分子(亦即「標靶」),因此對正常細胞的傷害較小。每種標靶藥物的作用不同,但它們都會改變癌細胞的生長、分裂、自我修復或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的方式。可用於對抗卵巢癌的標靶藥物包括PARP抑制劑(PARP inhibitors)及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PARP酶幫助修復細胞內受損的 DNA,而BRCA基因通常也參與不同的DNA修復途徑,這些基因的突變可以阻斷該途徑。 通過阻斷 PARP通路,這些藥物使具有異常BRCA基因的腫瘤細胞很難修復受損的DNA,於是導致這些細胞死亡。在開始使用PARP抑制劑進行治療之前,醫生會先為病人進行BRCA基因檢查。PARP抑制劑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噁心、嘔吐、腹瀉、疲勞、食慾不振、味覺改變、貧血、腹痛以及肌肉和關節疼痛等。極少數情況下,一些接受這些藥物治療的患者可能會患上血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或急性髓系白血病。而貝伐珠單抗屬於血管新生抑制劑,通過抑制體內某種蛋白質來阻止腫瘤的血管生長,從而限制腫瘤組織的血液供應。視乎情況,貝伐珠單抗可能會連同其他化療藥物聯合使用。其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出血、高血壓、味覺改變、皮膚乾燥等。了解更多標靶治療的原理、應用和副作用

卵巢癌治療後跟進

  1. 手術後的護理

接受手術後,可能要在靜脈、膀胱、鼻孔、腹腔插管。靜脈點滴管可以供應液體、藥物和止痛劑;膀胱塑膠導管讓尿液通過導管排出體外;鼻胃管抽出液體以防止嘔吐;腹腔管讓手術部位的液體流出體外。手術後,大約要留院一個星期,但通常在三至五天內,隨著身體逐漸復原,可逐一移除插管。手術後六周內應該避免提重物,四星期內亦應避免駕駛及行房。

 

  1. 療後跟進

完成治療後,病人仍需由醫生密切觀察情況,所有後續護理都非常重要。幾乎所有的癌症治療都有副作用,有些可能只持續很短的時間,一些則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病人在就診時可向醫生尋求紓緩或解決的方法。

 

完成所有治療後,醫生一般會建議在首數年,每隔二至四個月進行一次跟進覆診,之後再逐步減低覆診密度。覆診通常包括身體檢查、血液檢查和症狀評估。如果在檢查時有任何可疑的症狀或檢查結果,則可能需要進行其他影像檢查。

 

病人應與主診醫生商量,制定一個復康護理計劃,包括後續檢查的建議時間表,並列出一些可能需要的檢查項目,列明當出現甚麼情況便需再次求診,亦可列出一些平日飲食和運動鍛煉建議等。復康護理計劃能讓病人更清晰了解復康路途,加強病人徹底康復的信心。

以上内容經由我們的醫護團隊審閲。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最後審閲日期:2021年11月9日

  1. 香港十大癌症.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tc/topten.html. Accessed 23 June 2021
  2. Ovarian and Peritoneal Cancer in 2018.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factsheet/2018/ovary_2018.pdf. Accessed 23 June 2021
  3. Ovarian cancer.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ovarian-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5941. Accessed 23 June 2021
  4. Signs and Symptoms of Ovarian Cancer: Early Signs of Ovarian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igns-and-symptoms.html. Accessed 24 June 2021
  5. Ovarian Cancer Risk Factor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causes-risks-prevention/risk-factors.html. Accessed 24 June 2021.
  6. How to Prevent Ovarian Cancer: Oral Contraceptives & Ovarian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causes-risks-prevention/prevention.html. Accessed 24 June 2021.
  7. Ovarian cancer.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ovarian-cancer/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5946. Accessed 25 June 2021.
  8. Tests for Ovarian Cancer: How Is Ovarian Cancer Diagnosed?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how-diagnosed.html. Accessed 25 June 2021.
  9. Ovarian Cancer Stages: Staging for Ovarian Canc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taging.html. Accessed 28 June 2021.
  10. Ovarian Cancer Survival Rates: Ovarian Cancer Prognosi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urvival-rates.html. Accessed 28 June 2021.
  11. Ovarian, Fallopian Tube, and Peritoneal Cancer – Types of Treatment. Cancer.Net. 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ovarian-fallopian-tube-and-peritoneal-cancer/types-treatment. Accessed 29 June 2021.
  12. Understanding: Ovarian Cancer. Cancer Fund. https://www.cancer-fund.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Ovarian-Pdf-2015C.pdf. Accessed 29 June 2021.
  13. Radiation 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treating/radiation-therapy.html. Accessed 29 June 2021
  14. Targeted 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treating/targeted-therapy.html. Accessed 29 June 2021
  15. Life After Ovarian Cancer Treatment: Ovarian Cancer Follow Up.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ovarian-cancer/after-treatment/follow-up.html. Accessed 29 June 2021.

相關文章

    • 07/05/2019
    • 0
    卵巢癌持效治療減復發

    卵巢癌持效治療減復發

    婦科系統癌症之中,卵巢癌可謂「沉默的殺手」,早期無明顯病徵,患者確診之時大多已屆中晚期,加上其復發率極高,是治

    了解更多
    • 14/02/2019
    • 0
    揪出沉默的女性殺手

    揪出沉默的女性殺手

    今天是情人節,不少暖男絞盡腦汁為女伴構思別出心裁的禮物。常言道,健康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大的禮物,不知各位男士又有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