屙血兩周 恐患潰瘍性大腸炎
潰瘍性大腸炎屬較少見的腸道疾病,初期病徵與一般腸胃炎相似,令人難以察覺,病人多數在30歲時病發,之後便難以斷尾,變成頑疾,患者很大機會畢生成為「藥煲」。
了解更多醫科書上,膽石痛通常被形容為劇烈的右上腹絞痛,其實大部份膽石病人的症狀並不典型,只是飯後上腹輕微脹痛,過一會就自動消失,痛的位置可以是膽囊所在之處右上腹,也可以經神經反射到上腹中央。
了解更多乳癌並非女人專利,若男性帶有BRCA基因變異,患乳癌風險會較一般人高出60倍。惟不少男士認為乳癌是「女人病」,即使有病徵亦未必會留意,直至確診時病情可能已較嚴重。
了解更多基因檢測是否無所不能?市面上早有直接售賣給消費者的基因檢測產品,甚至患癌風險都有得測,聲稱能預知百病。不過,零售基因檢測產品牽涉複雜的醫學臨床判斷,還涉及私隱、歧視及保險問題,應謹慎使用。
了解更多一些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來說,只是抽血或「打豆」已經為他們帶來莫大的心理壓力,本文由醫生講解兩種常見的化療導管裝置——Port和PICC,讓病人減輕對「打豆」的恐懼。
了解更多乙肝病毒感染的致命率並不亞於新冠肺炎病毒,四分一乙肝帶菌者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全球每年有90萬人因乙肝病毒感染而死亡。但至目前為止,全球只有少數國家如印度提供全民免費乙肝檢測。
了解更多發燒是身體出現感染或發炎時自然抵禦的反應,常見的病因包括外來病原體感染,如病毒或細菌感染,或自體免疫疾病和過敏發炎,但是最嚴重的,就是腫瘤熱(tumor fever)。
了解更多普羅大眾可以定期接受大腸癌檢查,及早發現大腸息肉,從源頭預防大腸癌。不過很多人一聽到大腸鏡檢查就會「耍手擰頭」,以為檢查過程又危險又痛,其實均為常見誤解,大腸鏡並非想像中可怕。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