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環花園道3號冠君大廈4樓全層
  • 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1908-09室

全港首個應用 - GE-MRI 軟件全新升級

配備AI功能 - 提升影像質素, 縮短 1/5 檢查時間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已成功升級其GE-MRI設備至最新的BV30版本,成為全港首個應用此版本的醫療機構。這個先進的BV30軟件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技術,有效消除雜訊,並提高了2D和3D影像的信號接收能力。這使得MRI設備在成像和功能性方面更具專業性和實力,從而大幅提升了影像解析度,並提高了診斷的精準度。

此外,BV30版本還能縮短檢查時間,減少患者接受檢查所需的時間多達1/5。這不僅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品質,還優化了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整體體驗。

新舊版本影象對比

T1 Lumba Spine Sagittal View

Upper Abdomen MRI Coronal View

T2 after

T2 Lumba Spine Sagittal View

Upper Abdomen MRI Axial View

磁力共振掃描原理

磁力共振掃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種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其原理是藉其強力磁場,將人體內的氫原子短暫地重新排列,並經無線電釋放獨特訊號,在精密接收儀器和電腦運算後,構成多角度獨特影像及資訊。有別於X光檢查或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並不帶輻射。

以下為有關磁力共振的用途、安全須知、檢查過程、常見問題以及本中心服務的資訊。

磁力共振掃描是一種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

磁力共振掃描(MRI)原理、用途、安全須知、檢查過程及常見問題 – testing

磁力共振掃描用途

磁力共振掃描應用

對比其他影像造影檢查方法,磁力共振掃描在檢查身體軟組織和神經組織方面比較優勝,較常應用於腦部、脊髓神經、韌帶、關節、肌肉、心臟、血管、乳房、腹部及盤腔器官等檢查,亦有應用於監察脂肪肝變化及軟骨修復進度。

癌症診斷應用

磁力共振掃描可用於診斷部份癌症,其獨特影像和資訊,可提供以下用途:

• 偵測腫瘤的位置
• 部份情況下可分辨腫瘤屬於良性抑或惡性
• 辨別腫瘤是否已經出現擴散的跡象
• 協助醫生規劃病人的治療方案,如手術或放射治療
• 於治療期間監測腫瘤的變化

醫生檢查MRI影像

磁力共振掃描安全須知

磁力共振是影像檢測工具,並非治療儀器,其應用不會造成副作用。不過,不當應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接受檢查前,必須詳閱以下安全須知:

  • 磁力共振掃描的磁場強大,其強大吸力或會導致金屬物品飛脫,引致撞擊意外,或會令病人體内金屬裝置移位,嚴重可導致死亡。因此,病人進入檢查室前,必須移除身上所有金屬物品或醫療儀器。
  • 磁力共振掃描的磁場可引致任何體内装置或電子儀器短路和失效,如助聽器或心臟起搏器。病人必須卸除所有電子產品或轉換為可進行磁力共振檢查模式,如身上有任何未能移除的金屬,也必須經確認是安全金屬,方可進入檢查室。
  • 磁力共振掃描的磁場可令監察儀器,如一般常用的ECG lead接觸皮膚時引致嚴重燒傷。使用任何儀器,必須確定為磁力共振安全規格,方可使用。
  • 磁力共振掃描的磁場須不斷轉動去產生影像,期間會發出聲響,產生的噪音值一般約70至80分貝,或會令病人焦慮、不安甚至短暫失聰。醫護人員會提供耳塞予病人保護聽覺。
  • 部份磁力共振檢查需要注射顯影劑,十分安全,惟有少部份病人會有輕微藥物敏感反應如皮膚痕癢,噁心;只有40萬份之一病人會有嚴重敏感而有生命危險。
  • 嚴重腎衰竭病人注射顯影劑後,有機會引致身體系統性纖維化症,嚴重可引致死亡,但實屬罕見個案。
  • 雖然磁力共振掃描不帶電離輻射,但同時未有任何文獻證明磁場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因此,女士如懷疑或確定懷孕,應避免進行檢查。
  • 如果檢查有需要注射顯影劑,建議餵哺母乳的婦女待24小時後,讓身體排走顯影劑後才如常餵哺。
  • 兒童或患有幽閉恐懼症人士在進入檢查儀器管道時,有可能會感覺壓迫、恐懼或呼吸困難,以致不能進行檢查。放射師會嘗試透過不同方法幫助病人放鬆及縮短檢查時間;但嚴重者或須透過鎮靜藥物幫助才能進行檢查。

磁力共振掃描檢查過程

檢查前準備

  • 女士如懷疑或確定懷孕,應避免進行磁力共振檢查,醫護人員或會在可行的情況下建議病人透過另一種影像診斷方法進行檢查。
  • 接受膽管檢查的病人,需要於檢查前禁食4小時。
  • 如進行心臟造影檢查,需於兩日前開始暫停服用某類心血管藥物及於檢查當天禁止飲用含有咖啡因飲品。
  • 在檢查之前,病人需要告知醫護人員身體任何疾病(如腎衰竭)、是否正在服食任何藥物、有沒有藥物過敏或任何其他身體狀況。
  • 病人在檢查前必需脫去隨身的金屬物,檢查當天應避免佩戴飾物、貴重物品或電子儀器,例如手飾(如耳飾、項鏈)、金屬髮夾、眼鏡、手錶、身體穿環(如耳環、鼻環和肚臍環)、助聽器、鋼托胸罩,以免損壞電子儀器及影響影像的準確性。
  • 如病人體内有金屬植入物,應於檢查前告知醫護人員,讓醫護人員確定為磁力共振掃描安全使用類別,方可進行檢查。這些金屬植入物或包括心臟起搏器或人工心臟瓣膜、牙套或曾接受牙科移植、耳蝸移植物、神經刺激器或者可調式腦室引流閥、子宮環、曾接受過任何手術而植入含金屬的物質或儀器。
  • 由於化妝物料或帶有鐵粉,故檢查當天應避免化妝。
  • 如病人患有幽閉恐懼症,請在檢查前通知醫護人員。

檢查過程

  • 檢查過程中,病人會因應檢查部位,按要求靜臥檢查床上,並配置上不同的接收器,期間須保持身體固定。放射師或會要求病人按指示呼吸。
  • 檢查進行期間,儀器會持續發出噪音,病人可佩戴中心提供的耳塞或耳筒減少不適。
  • 視乎檢查要求,病人可能需要靜脈注射磁力共振造影劑。

檢查後須知

  • 完成檢查後,醫護人員確定病人沒有任何不適或過敏反應後,病人便可離開。
  • 如病人在檢查過程中或檢查後有任何不適,例如呼吸困難,應立刻通知醫護人員。

有關磁力共振掃描的常見問題

  • 磁力共振掃描有什麼特點?

    磁力共振掃描利用人類身體細胞的主要成份一氫H原子,在磁力共振掃描儀器管道內,藉其強力磁場,將人體內的氫原子短暫地重新排列,並經無線電釋放獨特訊號,在精密接收儀器和電腦運算後,構成多角度獨特影像及資訊,讓醫生更能作出準確診斷。磁力共振掃描適合一些需要接受較頻密影像掃描以監測病情的病人,避免接受過多電離輻射。

如有任何關於磁力共振掃描檢查的疑問,歡迎透過 WhatsApp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