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病人運動秘笈
恒常運動有助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增強免疫力。但患者能夠做什麼運動?正在接受治療的病人,以及已完成治療的癌症康復者,在做運動的時候又有什麼需要注意?
了解更多面對漫長的抗癌路,患者就猶如在跑馬拉松。在馬拉松比賽中,充足的營養可以提升患者抵抗力及復原能力,讓患者以更強的戰鬥力應付及完成各種抗癌治療,甚至有助提升療效和縮短療程,更快完成這條抗癌路。
一般而言,癌症患者的飲食應以補充熱量、增加蛋白質、維持均衡飲食為大原則,每天膳食應包括五穀類、肉類、蔬菜、水果和奶類食品。然而,每名患者的體能、病情、身體器官機能狀況各異,訂定飲食餐單時應諮詢醫護人員和營養師的意見。
以下是關於癌症飲食貼士、癌症飲食常見問題、營養師癌症治療支援的資訊。本中心為癌症病人提供預約營養師咨詢服務,請填妥本頁最下方的聯繫我們表格,或聯絡我們的職員安排預約。
補充熱量有助增加體力,避免身體因進食量不足而消耗體內的脂肪及分解肌肉組織。豐富熱量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類食品、不同種類的瘦肉、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少量的脂肪等等。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對蛋白質有較高的需求量,所以一些肉類、蛋、海產、魚油和黃豆製品都是好選擇。
礦物質方面,含豐富硒的食物有抗氧化作用,例如蒜、蝦、豆類及魚類。鋅有助幫助皮膚、毛髮、指甲、口腔黏膜生成及傷口癒合。此外,維他命A(紅蘿蔔、菠菜)、維他命C(橙、蕃茄)、維他命E(果仁、深綠色蔬菜)都各自有不同幫助身體的作用。
少食多餐及少量多餐,有助緩和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便秘等癌症副作用。此外,冷熱食物不宜同時進食,避免刺激嘔吐。如有口腔潰瘍及吞嚥困難,可用攪拌機將食物打成流質後才進食。
若出現食慾不振和營養不足,患者可按個人口味,選擇流質食物和輔以營養補充劑。根據歐洲腸內外營養學會(ESPEN)指引,癌症患者可選擇高蛋白、高能量(熱量約為1.0- 1.2kcal/ml)、添加了omega-3(每份約1公克EPA)的營養食品。一些出現體重減輕、合併胰島素阻抗性的患者,由於對碳水化合物吸收較差,同時比一般人更依賴透過攝取脂肪轉化能量,因此建議選擇脂肪比例較高的配方。
癌症飲食並不需要過於清淡。相反,酸梅湯、果汁、酸菜等能有開胃的功效,可幫助食量少的患者刺激食慾。部分患者可能會對苦味、甜味及酸味的敏感度降低,建議烹調和醃肉時可以用糖、醋、檸檬汁、果汁等調味。
將西瓜等水果切為粒狀含啜,或以果汁糖代替,可有助刺激口水分泌,特別適合因治療導致口腔乾涸的患者。此外,患者亦可選擇口感軟滑、濕潤、多汁的餸菜以緩和口乾不適感。
多吃高纖維食物,包括全麥食品、橙、冬菇、金針、雲耳、芝麻糊、蕃薯粥等等,有助改善癌症患者常見的便秘問題。但若患者有腹瀉問題,就應避免進食高纖食物,以及咖啡、奶、味道過濃、過甜或肥膩的食物,可以進食白麵包、白粥、肉類、蛋類、瓜類、果汁等低纖食物,避免刺激腸胃。
坊間流傳各種關於癌症飲食的迷思,例如減少進食可以餓死癌細胞、進食糖份高的食物會養大癌細胞等等。究竟這些説法孰真孰假?就讓我們的營養師為你指點迷津!
癌症飲食一般以均衡和健康為基礎,但毋須刻意進食極度清淡的食物,更重要是採用多元化的烹調方法,引起患者的食慾,攝取足夠營養。
由於治療期間患者的抵抗力會下降,所以需要多注意食物衛生和安全,避免進食一些未煮熟、易受細菌感染、發霉或腐壞的食物,例如沙律、壽司、刺身等,同時也要避免食用一些致癌風險較高的食物,如罐頭肉類、臘味、鹹魚及酒精飲品等。
戒糖、減少進食甚至節食以餓死癌細胞都是不智的做法,因爲患者進食不足會影響營養攝取,可導致營養不良及體重下降,不但會損害身體的抵抗力和復原能力,更會影響治療的進度和效果。目前並無醫學研究證實「戒糖」可餓死癌細胞。相反,不論是癌細胞或正常細胞,例如腦部細胞,均須依靠葡萄糖生存及運行,因此人體必須攝取適量的糖,以維持身體日常機能。當然,癌症患者應避免過份攝取一些加工的添加糖分或食物本身不存在的游離糖。這些非天然糖份除了影響血糖的穩定性,對患者的精神狀況亦會有一定影響。
近年坊間盛傳蘆筍、五青汁、亞麻籽等「超級食物」。一般而言,進食上述食物無損健康,建議切忌過量。曾有患者在治療期間,一日三餐大量進食蘆筍,結果驗血時發現鉀含量大升,影響療程進度。
沒有研究顯示進食有營養的食物會促進癌細胞生長。相反,患者應盡量多吃有營養的食物,因爲患者無論在治療前中後期也需要大量營養,以預防體重驟降,並支持身體應付漫長的治療過程。
有患者擔心雞或雞蛋含有激素(亦稱為荷爾蒙)會影響病情。事實上,醫學研究暫時未有可靠證據,證實患者從食物攝取激素後會激發癌細胞生長。此外,生長激素在業界亦被禁止使用於飼養家禽及牲畜,所以在市場上購得的家禽理論上應不會含有過量激素,患者為求安心亦可選購一些標明不使用激素的家禽。如患者仍擔心, 可避免進食雞皮以及過肥的雞肉,因為脂肪較多的位置通常含有較多家禽本身的天然激素,即便如此,如患者進食少量,其實對健康亦沒有太大問題。
在正常攝取量下,維多命A、維多命C、維多命E有助於癌症患者傷口癒合。然而,研究表明,服用多種維他命無助於降低患上癌症的風險。甚至曾有研究提出,在某些情況下,不適當劑量的维他命補充品或會增加患癌風險。
癌症患者不宜胡亂進補。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時,肝臟因為分關藥物而需承受額外負擔,若再故亂服用補品,更會再加重肝臟負荷,有可能令膽紅素上升。曾有患者進食雲芝及靈芝後,肝酵素大幅上升,需暫停化療以減低肝臟負擔,影響治療進程。
理論上,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臨床報告顯示,雲芝及靈芝兩者所含的多醣肽和多醣K,能夠提升免疫力,當中一些成分或有抗癌功效,不過實際抗癌效用仍有待進一步證實。
所謂的生酮飲食鼓吹每日攝取大量脂肪,油脂類食物佔每日飲食達90%,包括橄欖油、堅果、牛油果等俗稱「好脂肪」的不飽和脂肪酸,也鼓勵攝取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等俗稱「壞脂肪」的飽和脂肪酸。
生酮飲食法對癌症患者的好處尚未證實,但害處卻有科學理論支持。尤其因為肝癌和腸癌患者的消化能力及代謝較差,一旦攝取大量脂肪,便會加重器官負擔,導致其他消化問題,甚至加劇腫瘤惡化。亦有研究指出,過量脂肪或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
隨著化療藥物推陳出新、放射治療技術顯著提升,癌症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雖已大幅減少,但治療仍有可能為患者帶來一些輕微至中度級別的副作用,例如營養不良、虚弱易倦等情況在癌症患者中常有出現,或影響治療的進度和效果。
視乎腫瘤的期數和種類,高達八成癌症患者有營養不良問題。
有超過兩成癌症患者死於營養不良,而非死於癌症本身。
體重下降5%即有機會增加死亡率。
我們的營養師在癌症治療路上給予支援,避免患者因營養不良的問題影響治療的進度和效果。營養師會在治療前、中及後期,緊密監察及評估患者的飲食和體重,避免體重驟降,並針對患者的情況提供個人化的飲食建議,補充身體所需並維持生活質素。
諮詢我們的營養師
想知道癌症治療期間應如何控制飲食?各類營養資訊把你弄得頭昏腦脹?我們的營養諮詢服務幫到你!在營養諮詢服務期間,我們的註冊營養師將為你:
如欲參加,請聯絡我們的職員安排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