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病人的靜觀治療
靜觀是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此刻。它既是一個引導我們活在當下的技巧,也在人生不同層面上,協助我們度過困境。
我跟進的癌症病人之中,有仍在接受治療、也有已經完成治療,靜觀都派得上用場。前者較多用於痛症管理、接納病況和改善睡眠質素,後者則較多用在應付因擔心癌症復發,減輕病者焦慮與壓力。
舉例來說,癌症的痛有時用藥也沒法完全控制。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還要承受對痛的抗拒或厭惡感,即「痛 + 我討厭自己那麼痛 = 雙重受苦」。「痛」可能不能選擇,但「討厭自己那麼痛」卻可以透過靜觀改變,去幫病人接納痛的存在,令病人減輕痛楚感或活動量,從而提升生活質素。有些病人會在練習途中放鬆入睡。我在病人睡着後,悄悄從病房離開的經驗是挺多的。



應用在癌症病人身上的靜觀治療,與一般靜觀課程不同,需要因應病人情況設計。別以為病人一定要能夠坐起來才能「靜坐」,或能行能走才能「靜觀步行」。即使是不能下牀的病人,也能透過想像動態的靜觀練習,或練習感覺整個身體而有所得益。我也會把靜觀練習錄音,讓病人自行練習。研究顯示,一些沒法行動自如的人以想像做練習,和真正做練習的人,腦電波顯示腦部活躍的位置相同。
癌症令人多了獨處時間;特別是臨終病人,會覺得自己正在孤獨面對死亡;靜觀就成了很好的一種自我陪伴。
現時已有研究證明,靜觀治療可有效減低癌症(如乳癌)康復者65%的憤怒、抑鬱和焦慮等情緒困擾,以及35%的壓力徵狀,相信對減低復發有正面作用。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