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正廠和副廠藥物有甚麽分別?醫生分享病人可如何選擇

不少病人曾經問及,在抗癌藥中,正廠和副廠藥物有什麽分別。在此我希望略作解釋。

什麽是正廠藥物?

首先,什麽是正廠藥物?由一開始藥物未出現,到藥物正式面世,整個藥物開發過程非常漫長,可達十年、十五年,由一開始連藥物的化學名稱還未出現,到有化學名稱,再到實驗室進行研究、經過動物研究、人體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臨床研究,證實藥物效用,再推出市面,為了保障開發藥物的藥廠,藥廠會享有10年的藥物專利權,藥廠便可在這段時間賺取盈利,亦可鼓勵其他藥廠開發新藥,而我們會將這家負責開發新藥的藥廠稱為正廠。

正廠和副廠藥物有什麽分別?

當10年的專利權過去,其他藥廠便可以跟從此新藥的配方,製造一種一模一樣的藥物,但這家藥廠並非負責整個藥物開發過程,純粹跟從新藥的配方去複製藥物,而我們會將這些藥廠稱爲副廠。不少病人會心生疑問,雖然藥物的結構一樣,但其他因素或有分別,例如防腐劑可能有所不同,令藥效有差異。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副廠未必完全等於正廠藥物。

部分藥物比較簡單,例如用於乳癌復發的抗女性荷爾蒙治療的藥物,結構比較簡單,好比製作曲奇,即使完全不懂製作曲奇,但只要跟從配方,例如麵粉、鷄蛋的份量,焗爐的溫度,便可以製作出味道一模一樣的曲奇。因此,對於一些結構比較簡單的藥物,正廠和副廠的效果理應大致相若。但部分藥物的結構比較複雜,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理比較複雜,好比烹煮牛腩,即使有人告訴你應該烹煮牛的哪一個部位、份量、火候、調味料,就算跟足指示,亦未必可以煮出味道一模一樣的牛腩。因此對於某些比較複雜的藥物,正廠和副廠的效果可能有差異,而療效和副作用都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地方。

正廠和副廠藥物該如何選擇?

了解過正廠和副廠藥物的藥物之後,不少病人都會接著問該如何選擇。一些病人的經濟能力較緊絀,眼見副廠藥物較便宜較吸引。有時候我們難以一概而論如何在正廠和副廠藥物之間作出選擇,所以醫生會視乎病人患上什麽病症,使用什麽藥物,副廠是否一些大廠,因為部分副廠也是大廠。如藥物結構簡單,較容易被複製,藥物又經由大廠製造,且在市場上有一定時間的歷史,不少使用過的病人都沒有發現什麽大問題,這時候便可以揀選一些經濟實惠的副廠藥,同一時間具有一定效果,以及可接受的副作用。這些都是我一般和病人分享的小小貼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