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F., Champion Tower, 3 Garden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Unit. 1908-09, 19/F, Mira Place Tower A, 132 Nathan Road, Tsim Sha Tsui

跨专科医护团队 周全治疗方案

患者于传统医院接受治疗,不时需要来回奔波与外科、临床肿瘤科、放射科等各个专科部门,在治疗过程中遇上大小问题,均需要等待漫长的转介过程,不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更对患者构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有见及此,我们建立了一支跨专科医护团队,在我们高度熟练的多学科医学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全面和最个人化的治疗建议。

跨专科癌症治疗团队是什么?

癌症治疗涉及外科医生、临床肿瘤科医生、放射科医生、药剂、精神健康、营养等各个专科界别。一支完整的跨专科医护团队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可一次过与各专科医生和医护专才团队见面,获得更周全的意见。

肿瘤科医生及外科医生有什么分别?

肿瘤科医生对治疗各类癌症有丰富经验,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检查、诊断、医治及跟进。一般而言,肿瘤科医生所负责的范围涵盖以非手术处理肿瘤的治疗方案。外科专科医生为癌症患者提供及度身订造手术治疗方案。

跨专科治疗有什么好处?

跨专科会诊可节省患者转介的时间和精力,亦可为患者同时安排多项治疗选择,简化会诊流程,把握治疗的黄金机会,外科医生能够与放射科医生一同就患者的化验结果、病情等方面探讨、交流,更可以确保与患者及家属有充足沟通,迅速订定最适切治疗方案。以下为各类型癌症的跨专科治疗应用例子:

直肠癌: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直肠癌肿瘤若接近肛门,患者接受手术时便需要连肛门一并切除,再于腹部开造口排便,患者从此便要带着造口袋,对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跨专科团队能够为患者密切监察病情,采取「观察等待疗法」,视乎患者对化疗、电疗的反应和肿瘤位置,才决定是否进行直肠切除手术,待肿瘤发恶时才重锤出击。

 

过往曾有患者确诊时只得25岁,相当年轻,因工作需要而时常出国,加上热爱游泳,故希望避免于腹部开永久造口。由于患者接受化疗、电疗后,磁力共振检查显示肿瘤消失,医生便建议他采用「观察等待疗法」,至今10年都毋须开刀做手术,肿瘤亦没有重生,免受手术之苦。

肝癌:发掘更多治疗选择

在治疗肝癌时,除了需要顾及肿瘤大小之外,肝硬化的程度及肝功能亦是箇中关键,往往需要视乎患者的健康情况及病情,综合各类方法医治。根据2018年《柳叶刀》最新发布的数据,随着精准医学和跨专科治疗时代的到来,近30年来中国的肝癌5年生存率从不到5%提升至2010-2014年的14.1%,新的医学方法配合手术,给更多肝癌患者带来曙光。

 

曾有50余岁菲律宾籍男患者,因肝癌已经在肝脏扩散,引致出现严重腹水,腹腔内淋巴腺受影响,由于肝功能太差,不适合用标靶治疗,在菲律宾时被列入「不治」之列。男患者来港求医后,订定了跨专科的个人化治疗模式方案,包括透过香港的「指定患者用药计划」申请使用已于美国或欧洲获批准使用的免疫治疗新药。于首次治疗后,男患者的癌症指数由2000多下降至1000。治疗半年后,磁力共振检查结果显示男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病情亦稳定下来。

脑癌:提升治疗成效及精准度

脑癌治疗的最大挑战,在于准确定位肿瘤位置。由于脑部神经线错综复杂,脑部手术伤口必须精准细小,以降低影响脑功能的风险。医生一般会在手术前,先为患者进行磁力共振扫描及全身麻醉,并于手术期间以即时的超音波仪器和导航机,同步监察肿瘤位置。有部分患者可能无法透过手术,将肿瘤完全割除,需先抽取肿瘤活组织作检验,由神经外科医生会与肿瘤科医生共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目前先进的手术辅助仪器可以令脑癌治疗更精准,例如脑癌肿瘤性质检验准确度高达90%。然而,手术过程必须有赖跨专业团队合作,包括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等等,才能完善治疗,提升治疗成效。

前列腺癌:加强医患沟通互信

及早治疗前列腺癌能够令治疗成功的机会显着上升。香港泌尿肿瘤科学会及香港泌尿外科学会的最新「跨专科治疗」指引更指出,正接受荷尔蒙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若透过跨专科治疗,考虑提早同步配合化疗,可以有效将荷尔蒙治疗失效的时间推迟近20个月,使患者的肿瘤持续更长时间受到控制。

 

然而,前列腺癌患者往往因为感到尴尬,或以为年纪大排尿出现问题很正常,因而延误治疗。曾有位70岁患者,长时间出现排尿困难,后来问题日渐严重,幸而家人意识到要求诊,患者在家人几经游说后,愿意踏出一步与跨专科治疗团队会面,最终确诊早期前列腺癌,并成功靠手术根治,可见当患者有需要作出医疗决定时,跨专科会诊能提升病人与家属的参与度,更容易令医患达成共识。

策略性合作机构 - 香港港安医院肿瘤中心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成立於2013年,服務範圍涵蓋診斷至定制化的治療和康復方案,致力照顧每一位癌症患者的需要。

为回应癌症患者对住院治疗及放射治疗的需求,香港综合肿瘤中心遂与抱持相同理念的香港港安医院肿瘤中心成为策略性合作机构(Strategic Collaboration Party)。

 

汇聚多年与患者一起面对癌症的经验,香港港安医院 ─ 司徒拔道于2013年成立香港港安医院肿瘤中心,结合各界医疗专家、细心的医护团队,配合先进科技及设备,由预防、检查、诊断至个人化的治疗方案,为癌症患者提供周全照顾,更有专人于治疗期间为患者统筹和跟进,务求贴心照顾每一位患者。

跨专科医护团队的角色

  • 肿瘤科专科医生

    提供专业的检查、诊断、医治及跟进。

  • 外科专科医生

    为癌症患者提供及度身订造手术治疗方案。

  • 放射科专科医生

    为癌症患者提供精确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 放射治疗师和技术人员

    根据医生和医学物理学家的计划,为每位患者度身订造定位仪器,并协助策划和设计放射治疗计划。

  • 医学物理学家

    能根据肿瘤科医生的要求,就辐射剂量、治疗范围和位置作精密的计算,以达到既杀死肿瘤又保护正常组织的理想效果为目标。

  • 肿瘤科专科护士

    照顾患者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期间的医疗需要,并提供情绪支援。

  • 肿瘤科专科药剂师/临床药剂师

    提醒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处理患者有关药物副作用的问题。

  • 注册营养师

    为癌症患者设计特定餐单,提供饮食建议。

  • 临床心理学家

    照顾癌症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要,提供情绪辅导。

  • 患者个案统筹主任

    整段治疗期间,每名患者将由一位统筹主任全程作「一对一」的专责照顾和跟进,帮助处理行政工作、预约医生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