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肿瘤科新药有哪些?
解读癌指数癌症病人需要定期检查癌指数,以监察治疗成效。到底什么是癌指数?癌指数200属异常飙高?谁需要接受癌胚抗原检查?癌胚抗原CEA正常值是多少?专科医生为你解答
了解更多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属全身性治疗,相比手术、放射治疗等只针对某一身体部位或器官的局部治疗方法,化疗能够透过药物溶入血液运行全身,有效对付由原发部位扩散到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化疗的原理是杀灭一些快速分裂的细胞,由于癌细胞的分裂速度较正常细胞快,自然躲不过化疗的攻击。然而,一些补充身体所需的正常细胞,例如生长毛发的毛囊细胞、造血的骨髓细胞、消化道细胞等等的分裂速度亦比较快,因此当化疗攻击癌细胞的时候,亦有可能会殃及这些正常细胞,引起各种副作用。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药物推陈出新,现时已有不少方法舒缓化疗的副作用,例如新一代止呕药、白血球生长激素(G-CSF)等,均能有效减少副作用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同时,化疗药物亦取得显著进步,副作用较以往轻微。
本文深入浅出地与癌症患者和照顾者探讨化疗前和进行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化疗常见副作用及舒缓方法、化疗期间饮食须知,并拆解常见化疗饮食禁忌和迷思,以及解答有关化疗的常见问题,希望减低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按医生建议积极接受化疗。
癌症患者对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感到恐惧不安,实在是人之常情,但只要充分了解、及早治理,副作用并不如想像中可怕。至于化疗的副作用于何时开始,则视乎各种副作用而有所不同,例如恶心和呕吐的反应一般会于患者接受化疗数小时内至24小时后出现,而头发掉落的副作用则通常于化疗开始后两、三个星期发生。以下详列各种常见化疗副作用及舒缓方法,希望有助患者减轻化疗引致的不适。
部分病人误以为只需要在出现恶心和呕吐的情况才需服药,其实这个理解是大错特错的,反而应该跟从医生指示服药,以预防恶心和呕吐问题。加上现时有新型止呕药,只需于化疗前一小时服用,相比起传统药物更为方便及减少服药数量。
化療週期 | 化療期間出現噁心和嘔吐的風險 |
第一個週期 | 化療開始:1 |
第二個週期 | 可能出現:大約6.5倍 |
第三個週期 | 可能出現:大約14倍 |
根据上图表显示,如一旦在首个化疗周期出现CINV,在往后周期出现恶心和呕吐的风险便会大大提高,如第一个周期未能有效预防,第二周期的风险便会增加6.5倍,而第三周期更高达14倍 。因此,在疗程早期应做好预防措施。
市面上漱口水有效成分 | PVP-1 (聚維酮碘) | Chlorhexidine (氯己定) | Saline Solution (生理鹽水) | Iseganan HCI (鹽酸依色加南) |
好處 | • 廣泛的抗細菌活性 • 比較小機會被全身性吸收和粘附在口腔表面 | • 容易在家中準備 • 低毒性 | • 對細菌和真菌具有抗菌活性 | |
注意事項 | • 未能有效預防粘膜炎 • 抗病毒活性比較弱 | • 殺菌能力差 • 不能有效預防粘膜炎 | • 缺乏證據可以降低粘膜炎發生的機率 |
癌症病人应从饮食中多储备营养和能量,为日后的疗程及抗癌之路作好准备。充足的营养对于治疗十分重要,对于癌症病人而言,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大大增加,从日常生活中摄取充足的营养能够补充身体所需、避免体重急速下降、增强身体对化疗的承受力,才是上策。
答:有些病人担心鸡肉或鸡蛋含有激素会激发癌细胞生长,但现时还未有研究指出食物中的激素会引发癌症,加上香港亦禁止使用生长激素于家禽及畜生,所以市面上的家禽应不会含有激素。
答:病人在化疗期间不宜胡乱进补,避免化疗药物和进补食材令肝脏承受额外负担。一些普通的「滚汤」其实已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但切记不要只饮汤水而不吃汤料(俗称汤渣),因为汤料仍有大量营养成分,不宜浪费。
答:鱼油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中的EPA和DHA可以减少发炎的症状,病人可从鲭鱼、秋刀鱼、三文鱼、吞拿鱼等鱼类中多补充omega-3,有需要情况下亦可进食omega-3补充剂。但要注意omega-3和omega-6的比例,omega-6的食物来源非常丰富,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或植物油等。比起omega-3,一般人会较容易摄取更多omega-6,然而omega-6与发炎有关,omega-3和omega-6摄取的比例应要保持平冲,才可以令身体有最佳的抗发炎效果,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日常中应提高摄取omega-3,降低摄取omega-6。
坊间有指植物油、亚麻籽油中也含有a-次亚麻酸ALA,ALA也是一种omega-3,但植物油的omega-6含量一般较高,而身体亦需要更多时间去转换ALA作EPA和DHA,故不建议病人为了摄取ALA而大量食用植物油、亚麻籽,相反,适量地摄取EPA和DHA对提高身体吸收omega-3会有更大帮助。
答:生酮饮食是指一种高脂肪、适中蛋白质、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坊间有传言指摄取极低碳水化合物的模式能减少供给癌细胞的糖份,从而「饿死」癌细胞,然而至今医学上并没有大型临床证据显示这个饮食模式能有效治疗癌病。对癌症病人来说,碳水化合物摄取量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导致体重下降、无体力抗癌,甚至影响化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所以病人应避免胡乱跟从坊间的生酮饮食疗法。
答:坊间有很多食物被称为「超级食物」,给芦笋、藜麦、亚麻籽等,然而并没有一种食物能治愈癌症,而大多数的「超级食物」并没有足够临床医学研究证明能有效抗癌,以亚麻籽为例,它含有纤维、木酚素(lignan)等营养,虽然木酚素能降低乳癌、大肠癌风险,但现时还未有足够数据能证实亚麻籽的抗癌功效,建议癌症病人不要过量食用,应以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发维他命、补充热量和蛋白质为首要考虑。
答:化疗的疗程通常以周期(cycle)计算。周期的长短按不同癌症类型有所不同,并须视乎病人的反应和医生的临床判断。
答: 部分化疗药物属医管局药物名册下的自费药物,患者可视乎经济能力,与医生商讨采用哪个治疗方案及药物。现时,不少机构均有举办不同形式的癌症药物资助计划,例如撒玛利亚基金、关爱基金、圣雅各福群会惠泽社区药房等,为合资格的患者提供援助。按此了解各种癌症资助机构及药物资助计划。
答:中西合璧疗法有一定风险,不建议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自行服用中药,以免中西药混合后产生相互作用,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继而影响治疗成效。如患者必须服用中药,应与肿瘤科医生保持紧密沟通。
答:患者在接受化疗时,肝脏因为分解药物而需承受额外负担,若再胡乱服用补品,更会再加重肝脏负荷,有可能令胆红素上升,所以建议患者不宜胡乱进补。
答: 近年,有医学文献指出运动可舒缓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副作用及提升治愈率。据美国运动医学学院建议,癌症患者和康复者应视乎个人体能状况及医生意见,循序渐进,每星期进行最少150分钟中强度或70分钟高强度运动。患者在制订运动计划前应接受全面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运动。
答: 首先,病人应详细记录首三次疗程期间的身体反应。如病人接受两至三次疗程后皆反应良好,一般可在新的化疗周期未展开前,并在医生的允许下短暂外游。出发前,患者应作周详准备,如预先搜集旅行目的地的急症室电话和地址、带备详细医疗记录及医生处方的药物等。
答: 可向医生查询,是否要调校慢性病药物的剂量,否则血压或血糖水平可能会出现异常,导致身体虚弱、晕眩等不适。另外,建议制作药物清单,将不同专科的药物详细记录,有需要时供医生参考。
答: 部分化疗药物会令头发变得脆弱。如有脱发情况,建议在治疗结束后半年内不要电发或染发,并避免使用风筒。如要染发,可采用海灵草等天然物质,其天然成分同样能达至染发上色的效果。至于指甲油,应选择化学成分较少,并且不含甲醛的产品。
答: 化疗有可能令生殖细胞死亡,但实际上会否引致不育要视乎药物种類、剂量、病情而定。目前,癌症患者可透过药物注射、改变治療方案、手术、生殖细胞冷冻技术等保存生育能力。如有相关疑虑,应在治疗开始前向医生查询。
解读癌指数癌症病人需要定期检查癌指数,以监察治疗成效。到底什么是癌指数?癌指数200属异常飙高?谁需要接受癌胚抗原检查?癌胚抗原CEA正常值是多少?专科医生为你解答
了解更多以上内容经由我们的医护团队审阅。内容仅供参考,不能取代医护人员给予阁下之个人建议。
最后审阅日期:2021年4月1日